】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的認知作戰:理論、現實與操作
http://www.CRNTT.com   2021-10-03 00:16:16


 
  一、案例一:林瑋豐的“反串認知戰”

  台灣衛福部疾管署所推出的LINE疾管家,一直是提供台灣民眾正確瞭解疫情的資訊,官方好友人數纍積到760萬人。但卻被親綠寫手作爲操作認知戰的場域。這位親綠的網路寫手林瑋豐在2021年5月的臉書透露,網路近期流竄鼓吹刪除疾管家的假訊息;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也轉發此文,強調是中共對台的認知作戰。不過林瑋豐卻被網友起底,過去多次發表親中言論,被掀出是自導自演的操作反串認知戰。

  二、案例二:假藉媒體身份大打認知戰

  綠營另一種認知作戰的模式,就是假藉媒體發文,達到出口轉內宣的目的。

  2021年7月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在他所經營的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披露有親綠寫手定期投稿媒體,使用民進黨轉傳的梗圖,於台灣境外媒體刊登後,再轉回台灣,供台灣媒體轉報導。不久後,有親綠粉專跟特定人士至鄭照新的粉專要他“出來講”。鄭照新更爆料,所謂“前路透社總編輯”有好多身份,但基本立場就是親綠。

  對此,台灣資深媒體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7月9日表示“假外銷轉大內宣”。親綠粉專跟鄭照新隔空開嗆的話題引起他的注意,他不查不知道,原來台灣媒體筆下的“前路透社總編輯”有好多身份,既是知名親綠粉專主的先生,還是親綠的“台灣智庫”合作寫手。

  事實上,民進黨因爲深知媒體操控的重要性,當年才會力推黨政軍退出媒體。但是自己執政後掌握龐大行政資源,不用經營媒體,也能透過下預算綁架、利用媒體操作認知戰,讓國民黨祇能望而興嘆。

  注釋:

  〔1〕國家安全局,〈中國假訊息心戰之因應對策〉,立法院第9屆第7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會議,2019年5月2日,頁2-4。

  〔2〕總統府,〈就職演說〉,《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5319/%E5%B0%B1%E8%81%B7%E6%BC%94%E8%AA%AA〉。

  〔3〕王泰俐,〈“臉書選舉”?2012年台灣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爲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第31卷第1期,2013年4月,頁6-7。

  〔4〕施伯燁,〈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4卷第2期,2014年7月,頁208-209。

  〔5〕周穎,〈社群媒體中的自我主體性與被動性-以Facebook爲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7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111。

  〔6〕周穎,同上註,頁112。

  〔7〕劉品岑、黃世明、林倫全、王玉芳,〈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3期,2003年10月15日,《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htm〉。

  〔8〕華樹華,〈積極社會參與的政治互動效應:社群媒體及意見網絡〉,《社會科學論叢》,第14卷第2期,2020年12月,頁7-8。

  〔9〕林淑芳,〈社群媒體與政治公民參與:網路政治討論頻率與政治討論異質性的中介角色〉,《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4期,2018年,頁28-29。

  〔10〕鍾巧庭,〈面向數位浪潮:假新聞氾濫、同溫層效應......社媒年代的我們,距離真相更近了嗎?〉,《風傳媒》,2019年2月3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903098〉。

  〔11〕朱雪玲、曾華鋒,〈制腦作戰:未來戰爭競爭新模式〉,《中國軍網》,2017年10月17日,〈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10/17/content_189879.htm〉。

  〔12〕P. W.Singer, Emerson T. Brooking著,林淑鈴譯,《讚爭》(LikeWar: The Weaponization of Social Media),(台北:任性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7月),頁281-282。

  〔13〕王崑義,《輿論戰—兩岸新戰場》,(台北:華揚出版社,2006年8月),頁5。

  〔14〕Tim Jordon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頁9。

  〔15〕由俄羅斯聯邦軍隊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於2013年2月,在俄羅斯的國防期刊《軍事工業信使(Military-Industrial Courier)》中發表的文章〈科學價值在於前瞻(The Value of Science Is in the Foresight)〉所提出。Scott J. Harr著,黃文啟譯〈定義新型態俄式資訊作戰〉(Expanding Tolstoy and Shrinking Dostoyevsky: How Russian Ac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Space are Inverting Doctrinal Paradigms of Warfare),《國防譯粹》,第45卷第2期,2018年3月,頁79。

  〔16〕Yan, Hon-Min, "Explaining Taiwan’s Cybersecuity Policy Prior to 2016: Effects of Norms and Identities," Issues & Studies, Vol. 54, No. 2, 2018, pp. 1-30.

  〔17〕朱金平,《輿論戰》,(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5年5月),頁7。

  〔18〕張志衝,〈新媒體在輿論戰中的應用研究〉,《今傳媒》,第9期,2011年,頁95。

  〔19〕Peter Pindják, “Deterring hybrid warfare: a chance for NATO and the EU to work together?”NATO REVIEW, 2014/11/18, 〈https://www.nato.int/docu/review/articles/2014/11/18/deterring-hybrid-warfare-a-chance-fornato-and-the-eu-to-work-together/index.html〉.

  〔20〕褚瑞婷,〈如果媒體放棄“守門人”的角色〉,《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11月20日,〈https://www.npf.org.tw/1/11642〉。

  〔21〕易淳敏,〈俄羅斯網軍“客製化”散播假消息,恐爲民主毒瘤〉,《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19年1月11日,〈https://www.feja.org.tw/44026〉;郭慧,〈“阿拉伯之春”幕後推手:社群媒體讓人們團結在一起,最終也將我們撕裂〉,《關鍵評論》,2016年3月14日,〈https://www.feja.org.tw/44026〉。

  〔22〕北加路人,〈識破“帶風向”(Framing)的基本功-瞎子摸象的資訊時代,別輕易地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換日線CROSSING》,2018年4月2日,〈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9724〉。

  〔23〕臧國仁,〈網路戰與認知戰的混合運用〉,《傳播研究集刊》,第3期,1998年12月1日,頁35-48。

  〔24〕管中祥,〈別被同溫層綁架〉,《聯合學苑》,2020年1月2日〈https://udncollege.udn.com/3217/〉。

  〔25〕李佳佳,〈“同溫層”使你更自戀〉,《天下雜誌》,2017年2月8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0814〉。

  〔26〕胡全威,〈聆聽對方:同溫層效應的解藥〉,《立報》,2018年6月27日,〈https://www.facebook.com/notes/台灣立報/教育聆聽對方同溫層效應的解藥/1711257208909695/〉。

  〔27〕李坤翰,〈同溫層裡又暖又舒服,爲什麼要刻意讓自己“認知失調”?〉,《關鍵評論》,2017年8月2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20〉。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9月號,總第28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