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實現“有效銜接”要處理好幾個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9-01 08:55:04


 
  處理好發展統一性和差異性的關係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禀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涉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在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地區差異和群體差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時而變,科學處理好統一性和差異性的關係。應針對不同對象的實際情況採取差異化、精准化政策,實現群眾需求和政策供給有效對接。

  一方面,要健全群體差異化政策體系。可利用脫貧群眾信息數據庫加強農村低收入人群動態監測,完善定期核查和動態調整機制,實行分層分類幫扶。比如,對脫貧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要按規定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對於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群,則要實施開發式扶貧,幫助其提高自身發展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要完善區域差異化政策體系。不同區域的致貧原因和貧困程度存在較大差異,要採取差異化的政策支持。針對經濟社會發達地區的貧困問題,要更多地關注個人和家庭的貧困問題;針對欠發達地區的貧困問題,在關注個人和家庭貧困問題的基礎上,還要著眼全局,不斷提升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更好地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處理好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關係

  鞏固脫貧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是當前做好“三農”工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實踐中,要統籌考慮,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互促升級。

  一是鼓勵脫貧地區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區。脫貧攻堅政策在短時間內迅速改善了一些貧困村和貧困縣的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積累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要充分利用前期積累的優勢,將脫貧攻堅期間形成的制度、機制和經驗用於鄉村振興之中,實現從應急性政策向長期性政策設計的轉變;鼓勵和引導這些地區自主選擇一些重點幫扶縣,發揮基礎優勢,乘勢而上,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區。

  二是在推進鄉村振興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當前,一些剛剛達到脫貧標準的鄉村脫貧成果尚不穩固,要在推進鄉村振興中不斷鞏固和拓展脫貧成果。要深刻理解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內涵,高度關注欠發達鄉村和低收入人群的發展問題,統籌“鍛長板”和“補短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春根 羅家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