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建民答中評:台灣經濟出現極化 庶民困難
http://www.CRNTT.com   2021-09-01 00:28:47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王建民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記者 張爽)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王建民對中評社表示,疫情以來,台灣經濟從表面上看表現不錯,但由於經濟結構失衡,出現了極化現象,高科技產業的繁榮掩蓋了傳統產業的不景氣,掩蓋了傳統經濟、小民經濟的困難。台灣經濟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台灣所謂的民主政治綁架了經濟的發展,執政者以政績和連任作為發展經濟的首要考慮,導致台灣沒有完整的經濟發展規劃。現在台灣經濟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蔡英文當局要推動兩岸經濟脫鈎的施政理念,但台灣經濟的發展不可能離開大陸。

  王建民對中評社說,外界對台灣經濟表現如何看法不一。台灣是高度政治化的社會,島內的關注點都集中在政治議題上,關注台灣經濟的非常少,這表明台灣經濟在台灣的政治生活中已經邊緣化了。

  王建民指出,從宏觀上看,疫情以來台灣經濟表現不錯。2020年大陸是唯一保持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台灣、越南經濟增長比較顯著。因為海峽兩岸經濟都是增長的,所以台灣的外貿表現也不錯。但是台灣經濟有結構性問題,出現了極化現象:一方面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非常有競爭力,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後,相關產業需要芯片、電子零部件,正好是台灣的優勢產業;另一方面,高科技產業發展掩蓋了台灣另一個經濟的事實:龐大的傳統產業,特別是吸納就業人口更為廣泛的服務行業,依然一直不景氣,特別是在台灣第二波疫情發生以後,民進黨當局加大了管制力度,對台灣的傳統產業衝擊是非常大的,同時,民進黨當局在處理疫情時過度對大陸進行管制,加重了疫情對台灣傳統產業和服務業的影響。

  “疫情發生一年多以來,一方面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還在發展,另一方面,台灣的服務業和傳統產業,比如運輸、旅遊、交通、餐飲等一直受到嚴重打壓,一直在惡化,表現在台灣股市在漲,但都是高科技的幾個股在支撐,比如台積電、大雷光,傳統產業股漲得非常有限。”

  王建民對中評社說,台灣失業率這兩年也在回升,最新的數據是4.53%左右,前幾年台灣失業率不到4%,相比之下有顯著的增長,失業人口集中在傳統服務業中。台當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台有55332人在放無薪假,涉及的企業多達4447家,創下2009年有無薪假以來的最高值,主要集中在服務業、運輸倉儲業等傳統產業上,這些行業非常苦、非常慘。傳統服務業在台灣的GDP占的很大,大概是六成,是就業最廣泛的領域,台灣經濟表面的增長掩蓋了台灣經濟的不平衡和極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