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武忠:常態化極端氣候對海洋漁業的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21-08-29 00:10:23


 
  漁業為全球數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數十億人依賴海產品作為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尤其透過魚類或貝類等水產品生產100g蛋白質只排放1.1kgCO2,遠低於豬肉生產同重量蛋白質需要排放7.6kgCO2低。氣候變化對海洋漁業發展帶來新的巨大壓力,例如氣候變遷帶來跨國界種群的轉移,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23%–35%的專屬經濟區(EEZ)將擁有新的跨界種群,也會改變魚類的洄游路線(如秋刀魚、魷魚、磷蝦等),對商業漁業造成重大影響,也可能會給海洋資源帶來新的衝突和管理挑戰甚至戰爭(如英法扇貝戰爭,英國冰島鱈魚戰爭等),受氣候變暖的影響,東亞的漁業生產力和相關產業就業率已下降了15%至35%,全球商業捕撈活動下降了6.5%,尤其全球34.2%的漁業捕撈量已超出了可持續極限,維持海洋的健康,對於可持續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而可持續漁業管理是重建枯竭種群和保持健康種群穩定的重要工具,想有效推動需對氣候變化如何影響魚類的分佈和豐度有更好的掌握,這需要收集更多的科學數據,以利建構更具適應性、靈活性和參與性的新漁業管理模式。

  氣候變遷對整個海產品供應鏈造成影響,給捕撈帶來更多的可變性和不確定性,但非零和遊戲。透過廣設海洋保護區(MPA)並落實管理,規範沿海開發確保沿海生態系統;制定政策確保海洋和海岸的相關行業(包括漁業和旅遊業);採取可持續的做法,提高適應性反應的能力與速度;實施藍色金融(如生態系統保險、藍色債券、藍碳交易),推動生態永續的水產品認證,並建立全球共識以科學數據為準則的漁業管理規範(取消有害漁業補貼、合理的漁業配額、加強多邊漁業合作)等,不僅可以降低提高漁業恢復力,降低氣候變遷衝擊,保護和復育海洋健康,還可以提高漁業盈利能力。可持續的“藍色經濟”預示著未來幾十年的新機遇和新趨勢。

  智利和秘魯在這方面已有成功範例,中國領導人有感於海洋治理,有賴人類帶著共同使命感開展合作,除了呼籲建構海洋命運共同體外,還積極推動嚴管“三無”船舶(無船籍港、無船名號、無船舶證書),實施伏季休漁,耕海牧漁,公海(high seas)自主休漁措施,廣設栽培漁業區,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等,台灣身為重要捕魚成員在這方面態度消極,所投注的心力遠遠不足。

  因應氣候變化光靠補貼,單獨行動無法成功適應極端氣候對海洋及漁業造成的諸多負面影響,漁業需從“社會經濟系統(SES)”視野做出調適。除了對內需要靠政府跨部門、漁民、企業和科學家的通力合作,特別是邀集長期在海上作業漁民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透過他們的協助有助於建立氣候變化對海洋影響的大型數據庫,作為漁業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提升漁洋復原力,促進海洋及漁業永續發展;對外應遵守國際相關規範(如遏止非法漁業活動,嚴禁虐待漁工與血汗海鮮,遵守漁業配額,推動低碳漁業,訊息共享,共構新的海洋公約及國際捕魚協議等),並積極參與國際相關行動,建立國際夥伴關係,與大自然和諧共生,讓子孫後代可以繼續吃到健康的魚並從海洋蘊藏的財富中受益。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