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六方面發力促中部高質量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21-08-19 08:06:20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順應新時代新要求,為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是立足新發展階段,通過提升中部地區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的重大舉措。

  中部地區正處在邁入發達經濟體門檻關鍵期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賈若祥文章表示,推進中部地區加快高質量崛起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選擇。2020年中部地區經濟體量占全國的比重為22%,人口規模占全國的比重為25.8%,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中部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折合成美元約為8800美元,正處在邁向發達經濟體門檻的關鍵時期。東部地區當前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折合成美元已經超過13000美元,已成功邁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崛起,推進中部地區穩步跨過發達經濟體門檻,將使得中國超過70%以上的區域經濟體量邁過發達經濟體門檻,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推進中部地區加快高質量崛起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中部地區高質量崛起,既需要經濟規模量的合理增長,更需要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中部地區要圍繞“三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將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中部地區加快高質量崛起的優勢,不斷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推進中部地區加快高質量崛起是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順暢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並以此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配置的強大吸引力,從而構建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中部地區人口規模超過3.6億人,市場潛力巨大,區位上承東啟西、連南接北,中國“十縱十橫”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大部分從中部地區經過,中部地區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核心樞紐和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鏈接。

  六方面著力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崛起

  文章提出,著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將創新發展作為推進中部地區加快高質量崛起的第一動力,通過創新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在進一步優化提升中部地區製造業存量的基礎上,發揮中部地區區域空間回旋餘地大的優勢,積極承接先進製造業轉移,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提高中部地區現代產業綜合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