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武忠:應對極端氣候需建構農業復原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8-08 00:16:55


 
  同樣台灣也剛結束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許多農地被迫休耕減產,吃足苦頭。台灣處於極端氣候熱區,遇豪大雨即成災已成為許多疫區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政府編列數千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中,“水環境建設”即編列高達2,508億元,承諾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親近水)。有感於極端氣候已成為新常態,政府除應積極建立極端氣候預警機制,立法鼓勵農漁民加入農漁業災害保險外,平時即應協助農漁民做好農業暨水利相關設備設施,如灌溉及排水道疏通、備妥大型抽水機、榖物烘乾機、緊急供電系統、飼料原料安全儲存等整備工作,以免措手不及。台灣以小農為主體,為求風險管控到位,政府應委請農漁業學者專家,針對主要作物如何有效抗洪澇及病蟲害防治,編制各類技術指導手冊提供農漁民參考,並組織農漁業專家成立機動小組,平時駐地輔導、實施教育訓練及制定完整的災害應變SOP,遇到災害發生時可及時赴災區幫助農漁民實際解決問題,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面對極端氣候(包括洪水、乾旱、冰雹和極端溫度),許多地區的農漁民應變的能力明顯不足,生計受到嚴重衝擊(小規模生產者占世界農場的80%以上)。要想穩定糧食供應的關鍵在於建立農漁業的復原力(Resilience),即農漁民可透過培訓取得適應新的天氣模式和應對氣候多變性影響所需的知識和專業技能,簡言之即農業系統應對氣候挑戰的能力(包括穩健性、適應性和可轉化性);例如採取氣候智慧型農業方法(CSA),包括種植能夠應對氣候變化的作物、改善耕地品質、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實施精準農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農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19-29%)、建立準確的農業氣象預警系統、推動水循環利用、確立產品的可追溯性、減少收穫後的損失及浪費等等。CSA旨在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收入、建立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想提高農業復原力必須具備三項核心能力——承受衝擊影響的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風險環境的能力,以及在當前系統不再可持續的情況下進行轉型的能力。

  未來農業需要更大的復原力來應對源自經濟、環境、社會和政治的衝擊和挑戰,至於復原力則需透過適當的適應性治理(AG)來實現。為此政府應將適應氣候變遷納入國家糧食和農業政策(如美國政府制定農業復原力法案 (ARA),英國政府則成立未來農業復原力基金(TFFRF)等),認真務實來推動,畢竟沒有復原力,農業就無法永續發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了顧好台灣人的肚子,政府不能老想靠花錢擺平農怨,應積極建構農業的復原力,才是長遠的治理之道。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