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蔡昉:從三方面加快推進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08:19:41


從現在開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再分配應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手段。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7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在“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未來潛在的能力不是定數,通過改革可以獲得改革紅利。如果通過一些必要的改革提高潛在增長率,可以在2025年實現人均GDP比14000美元多一些,到了2035年人均GDP可以接近於23000美元,這樣就達到今天葡萄牙人均GDP水平,算進入到高收入國家中間這一組的門檻。這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也是通向共同富裕的一個基礎。”

  《財經》發表文章介紹,“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促進和擴大社會性流動”“社會福利全覆蓋均等化”,蔡昉指出通過三個方面加快共同富裕的推進。他表示,要想把收入結構改善到合理水平,最終還要借助再分配的手段。因此,從現在開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再分配應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手段。

  文章稱,在蔡昉看來,中國應該進入到一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計劃。第一個,是脫貧之後的農村低收入群體。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概有接近1億的農村絕對貧困人口脫貧,脫貧以後絕大多數不是貧困人口,但仍是低收入群體,如何讓他們逐漸進入到中等收入群體中非常重要。第二個倍增是進城的農民工。當我們說中國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時候,農民工也勉強算得上是中等收入群體。但是他們沒有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很多基本公共服務的享受也不均等,只有把他變成城市居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等收入群體。第三個倍增是讓老年人過上中等生活。這是一個龐大的中等群體後備軍,如何讓老年人過上中等收入生活水平,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基本條件。

  提及社會福利全覆蓋均等化,蔡昉認為2012年以來,制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供給側的速度,是我們潛在增長能力。但從現在開始,隨著中國人口越來越接近於零增長,大概在2025年之前,我們越來越遭遇到需求側的制約,也就意味著我們面臨雙重制約。按照這個分類,把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兩個階段和兩類手段結合,就意味著我們在供需兩側同時發力。

  與此同時,蔡昉還表示,現代化不能回避的就是中國特色的福利國家建設。橫坐標是人均GDP,是發展階段,縱坐標相當於福利水平,是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大概在人均GDP一萬美元到兩萬五千美元期間,社會福利水平從26%提高到36%,提高10個百分點。這10個百分點就意味著到了36%,基本就算建成了福利國家。我國政府從現在到2035年正處在這個階段上,因此我們必須要真正建立起這個制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