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引領中國下一個30年的,為何又是浦東?
http://www.CRNTT.com   2021-07-18 10:16:07


這是位於浦東新區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外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中國人常說“百年中國看上海,30年發展看浦東”。30年來,很多人都喜歡站在外灘眺望黃浦江對岸,因為這裡是觀察上海、觀察中國的絕佳窗口。而在30年後,這裡很有可能也將成為觀察世界的絕佳窗口。

  美國《僑報》7月16日載文《引領中國下一個30年的,為何又是浦東?》,文章說,北京時間7月15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公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支持浦東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根據《意見》,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範。

  這便意味著,中國這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今後到底該怎麼建?建成什麼樣?浦東將成為引領者,給大家打個樣。對浦東來說,此項重大歷史使命,定位之高、期許之重、空間之大、政策之實可謂前所未有。那麼,引領中國下一個30年的,為何又是浦東?

  一方面,過去30年來,浦東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縮影。1990年,中國官方下令開發開放浦東,鄧小平曾稱這是個“王牌”,鼓勵上海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30年來,浦東的發展有目共睹。GDP增長219倍,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醫院都誕生在此;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探索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系列制度性開放走在全國前列;“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等新興產業集群強勢崛起。如今的浦東,在對外開放、市場體系、城市功能、社會治理等方面均領先全國,還輻射和帶動了整個長三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