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動力電池退役日增
http://www.CRNTT.com   2021-07-07 10:01:29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動力電池大規模退役在即,健康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首次被列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

  然而,現狀不盡如人意。“現階段一半以上的退役動力電池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非正規的市場。正規渠道的回收成本和處理成本高,經濟效益較低。隨著電動汽車、儲能等應用的增多,如果在回收上沒有嚴格的監管,將出現很多問題。”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提醒。

  梯次利用亟待規範發展

  目前,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主要是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兩大方向。前者是將退役動力電池拆解重組後,應用到儲能等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後者則是提取報廢電池中的鈷、鎳等價格昂貴的金屬材料。

  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性能指標要求較高,電池容量衰減超過20%就必須退役,因此動力電池不同容量區間對應不同應用場景:100%至80%區間滿足電動汽車動力使用;80%至20%區間可用於梯次利用;容量低於20%必須報廢回收。據東方證券測算,到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市場規模有望達370億元。

  “雙碳”目標下,儲能的重要性日益彰顯。4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