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撤軍後,阿富汗會重蹈覆轍嗎?
http://www.CRNTT.com   2021-07-05 12:21:21


 
  阿富汗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家是18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其民族國家建設異常曲折,且長期處於內戰、政變和外部入侵相交織的狀態之中。

  受帝國爭霸的影響,近代以前的阿富汗一直未能形成疆域固定和政權穩定的國家。至近代早期,阿富汗仍是波斯帝國薩法維王朝和印巴大陸莫臥兒王朝爭霸的對象。直到1747年,阿富汗才利用波斯衰落之際建立了杜蘭尼王朝,初步統一的阿富汗國家才得以形成。但是,受部落和民族眾多的影響,其內部權力鬥爭異常殘酷,而外部則面對英國入侵的威脅,1839-1842、1879-1880、1919年先後爆發了三次抗英鬥爭。到19世紀後,阿富汗成為英國與俄羅斯帝國爭奪的對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893年英阿簽訂《杜蘭協定》,不僅使阿富汗成為英屬印度和俄羅斯帝國間的緩衝國,還因把部分普什圖族地區劃歸印度,留下了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領土矛盾的隱患。

  二戰以前,阿富汗一直是英俄反覆爭奪的英國殖民地,直到1919年阿富汗才取得獨立。在20世紀二三十時代,阿富汗在內部進行加強君主制國家的建設和現代化改革,但因保守勢力叛亂而中途夭折。

  二戰後,阿富汗很快成為美蘇爭奪的對象。阿富汗最初尋求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實行中立外交,但很快便因其與巴基斯坦的領土爭端受制於蘇聯,進而開始了現代阿富汗的噩夢。20世紀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圍繞普什圖斯坦發生嚴重爭執,蘇聯抓住機會表示支持阿富汗,從而將阿富汗納入蘇聯陣營。此後,蘇聯不斷對阿富汗進行滲透和控制,阿富汗領導人稍微與西方有所來往就會被蘇聯警告甚至被替換。從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在阿富汗先後策劃發動了3次政變。1973年7月17日,蘇聯支持達烏德發動政變推翻了查希爾國王;1978年4月27日,蘇聯又指使塔拉基殺掉達烏德;不久後,塔拉基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1979年9月,蘇聯本來欲與塔拉基合謀除掉難以控制的阿明,結果塔拉基反被阿明除掉。在此背景下,蘇聯發動阿富汗戰爭,親自除掉了阿明,扶持親蘇的卡爾邁勒出任總理。

  此後,阿富汗便陷入了十年阿富汗抗蘇戰爭(1979—1989)、內戰時期(1989—1996)、塔利班政權統治時期(1996—2001),美國發動的漫長反恐戰爭以及美國主導下的政治重建時期(2001—2021),其中2001年以來又經歷了過渡政府時期(2001—2004)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時期(2004—)。但是,阿富汗的政治和安全形勢一直十分脆弱。

  就阿富汗國內的政治和安全格局而言,阿富汗雖已經在美國主導下進行數次大選,但阿富汗政府控制主要城市和塔利班控制農村地區即事實上的政權割據局面一直存在。目前,儘管美國和塔利班已經簽署協議,但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尚未簽署協議,更談不上政治和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