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對話閻學通:中國外交發生了怎樣的範式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21-07-03 19:03:14


 
  澎湃新聞:楊潔篪主任今年3月在安克雷奇參加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時強調,美國沒有資格從實力角度出發同中國談話。近日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表示,中國外交的風格已經發生變化,需要西方適應我們的新風格。在您看來,中國外交發生了怎樣的風格或者說範式轉變?這種變化下一步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閻學通:現在大家越來越多地把中國目前的外交範式稱為“平視外交”,我們提出了要平視世界。面對美國,我們想要在外交領域跟它平起平坐,這是非常明顯的。所謂“平起平坐”帶來的一個具體表現形式就是:你用什麼樣的政策對我,我就用什麼樣的政策對你。

  而說到中國外交範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或者說調整,我認為我們可能得根據中國政府的政策來理解當前中國外交官的個人發言。比如說此前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某個外交官的言論時說道“我們不評論外交官個人的言行”,這意思就是說中國外交官的個人言行並不代表國家政策。

  當前中國外交出現的這種範式變化和以前非常不同,以往中國外交官說的每句話都會被國際社會理解為是中國政府政策的表達,而今天國際社會不一定認為中國外交官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中國政府的政策,外交官發的微博和寫的文章也不一定代表中國政府的政策。所以中國外交官們口中的哪句話代表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政策,而哪句話是他個人看法且不代表中國立場和政策,我認為已經到了一個值得大家需要慎重辨別的時期。這種情況可能會使得在一段時期內人們的困惑會越來越多,因為國際社會難以區分兩者。

  需要平衡: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大國兩者身份與責任

  澎湃新聞:在中國當前對外關係中,中國如何做到身份與責任的平衡,在一個“大國”與“最大規模發展中國家”之間尋求平衡?如何平衡“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

  閻學通:當前中國的雙重身份,一個是世界大國,另一個是發展中國家。作為世界大國,中國要承擔比其他國家更多的國際責任,但同時因為我們不是世界最強大國家,所以要承擔的國際責任應少於美國。

  另一方面,中國作為最大規模的發展中國家要維護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利益,而不是某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有利益,因為發展中國家是一個群體,我們需要維護群體的利益,而不能是個體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