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紅色影視劇:青少年黨史學習的“金課”
http://www.CRNTT.com   2021-06-29 11:08:22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近年來,優秀紅色影視劇越來越受歡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辛亥革命》等影視作品是眾多電視台首選的重播節目,《我的戰爭》《覺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國》《光榮與夢想》等電視劇和紀錄片一路走紅,既叫好又叫座兒,成功打入青少年觀眾圈層。《覺醒年代》更是把一部“獻禮大劇”變成了收視和口碑雙贏的“流行大劇”,播出以來受到廣大青少年觀眾的追捧,一直被彈幕瘋狂催更,引發了青少年“邊追劇邊學黨史”的熱潮。

  紅色影視劇可增強青少年黨史教育的實效性,成為青少年黨史學習的“金課”

  紅色影視劇傳播了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弘揚了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理想信念,是對觀眾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黨史教育的好方法,也是開展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資源。

  一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紅色影視劇的精神內涵。百年前的中國滿目瘡痍,但也暗藏著一股磅礴的覺醒力量。那一年,陳獨秀42歲、李大釗32歲、毛澤東28歲、陳延年23歲……正是這些先進青年在努力探索中國救亡圖存的革新之路,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覺醒年代》讓我們“穿越”到歷史的現場,仿佛身處一個個鮮活的歷史場景之中,感悟著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精神氣息。《覺醒年代》生活化地呈現讓這些歷史人物變得鮮活起來,成為青少年觀眾觸手可及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對青少年培養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很有幫助。

  二是愛國精神。紅色影視劇裡有著濃濃的愛國情懷,電影《建國大業》裡青年學生的街頭演說,民眾在李公樸追悼會上的齊聲呐喊,張瀾在國共兩黨之間的斡旋,宋慶齡為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在海外的奔走……這一幕幕,讓青少年身臨其境般地浸入歷史、重燃激情,有助於愛國情懷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三是開創精神。《覺醒年代》展現了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先進知識分子在千瘡百孔的舊中國,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進而推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過程。當時的中國,試圖解決近現代中國社會矛盾的各種嘗試都被無情地宣告失敗。李大釗、陳獨秀等通過《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刊物介紹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晨報》還專門開辟了“馬克思研究”欄目,瞿秋白、蔡和森、陳望道等翻譯了許多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引發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熱潮,引發了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此後,中國人民從近代飽受欺凌的困境中開辟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這種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對青少年是很好的激勵和引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