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蘋果日報》倒閉 員工突然失業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16:28:02


 
  2020年10月12日,黎智英在《蘋果》英文版撰文,聲言日本、澳洲及其他西方國家應要作出抉擇,以及禁止向中國輸出科技。同年11月29日,黎智英發表題為“天下圍中 拜登騎虎難下”的文章,聲稱,特朗普強硬對付中國猶如幫他們出頭,“讓大家有個靠山的安全感”此外,特朗普又制裁某些協助中共的香港官員,要這些官員承受個人損失,“令為國安法蹂躪喘不過氣來的港人感到有人為我們出氣而寄存希望”。

  賣港煽暴 須依法懲處

  2021年1月28日,亂港組織“鍵盤戰線”發言人鄺頌晴在《蘋果》英文版撰文,指德國與中國有緊密的經濟聯繫,透過德國打擊中國可以更具效益。鄺竟聲稱與中國對話已經失效,而德國應該在人權問題扮演更主動的角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直言,《蘋果》停刊是好事,“辦報愈久,對香港的傷害愈大”。《蘋果》由創報開始就走出位路線,不斷製造假新聞,傷害了不少人,“這已不是一間傳媒應有的做法”。譚續說,在黑暴期間,《蘋果》扮演活躍及主導角色,完全超出傳媒職能範疇,已變成社會運動的核心組織,驅動黑暴。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彬認為,《蘋果》停止運作根本是自作孽,警方不是針對傳媒,而是依法執法。他指《蘋果》做了太多不可原諒的事,自創刊以來,一直引起極大的爭議,包括跟蹤藝人、自制假新聞,嘩眾取寵,“一路以來自以為是無冕皇帝,可以亂講。犯了法,就必須依法懲處。”

  玩政治走火入魔 懶理連年虧蝕

  《蘋果》口口聲聲說被政治打壓,無法經營下去,只不過是為經營不善找借口。壹傳媒業務經營情況長年低迷,雖然不停結束業務,但仍無法扭轉經營敗局。翻查該公司過去五個財年業績,經營連年虧損,2020財年度(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虧損達到4.15億元,較2019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3.38億元,虧損擴大22%。今個財年上半年(2020年4月至9月)未止血,虧損約1.45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