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在海外,尋訪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
http://www.CRNTT.com   2021-06-23 12:22:51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而時任日本首相正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者大隈重信。李大釗與一些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立即奮起反對。在反抗鬥爭中,李大釗代表中國留日學生總會撰寫了《警告全國父老書》,文章被油印成册,在留學生中廣為散發,引起轟動。在文中,李大釗寫道:“凡有血氣,莫不痛心,忠義之民,願為國死。”

  當年12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反對聲中複辟。為了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運動,李大釗於1916年1月短期回國。1916年2月,他返回日本,卻被早稻田大學除名,其學籍卡上的退學事由一欄蓋上了“長期欠席除名”的印章。不久,李大釗回到中國。日本愛知縣立大學教授、李大釗研究專家川尻文彥研究認為:“在日期間,李大釗對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研讀各種文獻。在留學期間的知識積累,為他在回國後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提供了幫助。”

  目前正在早稻田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畢天維,與該校中國留學生一起調研李大釗當年在日本留學的相關資料。“這次調研令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早稻田大學留學生,我們有義務向人們介紹這段歷史。”畢天維表示。中國留學生張雨生曾在李大釗所在的專業學習,他對記者說:“李大釗等革命先驅是我們留學生的榜樣。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手中,我們要不忘初心、揚帆起航、學有所成。”

  日本華人教授會議代表、山梨學院大學教授熊達雲1993年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攻讀博士。他激動地對記者說:“當時,我的老師寄語我,我們專業歷史上有眾多中國留學生在此求學,名人輩出,最著名的當屬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李大釗等,汝當奮勉求學,不負先人。李大釗等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後人敬仰和學習!”

  德國——柏林湖邊的革命印記

  記者 李 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