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尋夢沁河源
http://www.CRNTT.com   2021-06-21 17:58:18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我15歲離開家鄉,如今已82歲了。60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但村前那條晝夜嘩啦啦唱著歌的小河,至今仍記憶深刻。

  我的家鄉山西沁源,因黃河水系沁河的源頭在此而得名。

  今年清明時節,我回老家石台下窑祭祖。一直以來,尋夢沁河源頭的興致不泯。陪同我的幾位熱心水文化的朋友,也有興趣一同尋訪。

  沁河的源頭距我們下窑村20多公里,在村北的二郎神溝王家灣。每年清明時節,這裡常是雨天。因擔心遇雨,我們一行5人早早驅車出發。

  沁河源頭的二郎神溝,是國家濕地森林公園。為嚴防森林火災,沁源縣和太岳林區的管理甚為嚴格。除了清明嚴禁明火,對進入源頭二郎神溝的人,護林員還要逐個盤查。沒有鄉政府批准同意,是不能進入的。

  我們從石台下窑村開車走出10多公里後,便進入沁河源頭的二郎神溝。傳說,這裡曾是二郎神擔山趕太陽的地方,還留有二郎神擔山插過扁擔的石洞。兒時,常聽老人講起這個故事。長大了,雖然不相信這是真實的歷史,但既然尋訪沁河源頭時經過這裡,我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定要看看這二郎神擔山插過扁擔的“遺跡”。

  同行的高翔老師找到當地村民做向導。順著村民手指的方向,只見一座山崖的半山腰處,有一個張著口的山洞。就是這個山洞,留下久傳不衰的故事,而且成全了沁河源頭的地名——“二郎神溝”。

  頭天這裡下了一場雨雪,道路泥濘,車開不動了,我們只好下車徒步前行。遇到沼澤路段,同行的朋友熱情地扶著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