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7峰會成反華集會,但難掩西方頽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6-16 15:21:31


 
  多方分歧難掩

  更加關注並試圖炒作涉華議題的包括美、日和受邀列席的澳大利亞。BBC指出,對於英國和歐洲盟友而言,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相對更受關注,美、日則更希望能與盟友一起,增強所謂民主世界長期應對中國的能力。澳總理莫裡森在啟程前便公開呼籲G7領導人拿出具體措施,維護所謂“良性全球化”,聯合抵禦中國的經貿政策。“德國之聲”指出,儘管拜登將中國視為對西方價值觀、繁榮和影響力的最大“威脅”,希望本次峰會能建立一個聯手抗中的民主聯盟,但歐洲國家並不照單全收。

  歐盟國家雖將中國視為“經濟競爭者”和“制度性競爭對手”,但也肯定在一些問題上中國是重要的合作夥伴。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指出:“我們希望一起合作,特別是在氣候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如果沒有中國,我們將永遠無法在這些領域實現解決方案。”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會議閉幕後對媒體表示,儘管G7和中國在人權等領域存在分歧,但是G7並不想和中國為敵。路透社引用一名美國官員的表述稱,在最終聲明的批評措辭上,“不同國家在願意走多遠的問題上程度不同”。

  在應對疫情方面,儘管G7領導人發表《卡比斯灣宣言》,強調共同應對疫情並進行重建,並就未來如何預防大規模疫情制定計劃。但美歐之間就疫苗專利等問題的分歧還是難以彌合。此前美提出豁免疫苗知識產權的建議遭到歐盟和不少歐洲國家反對,它們認為當前重點應是擴大疫苗生產,促進共同分配,而且美國單方面提出這個建議讓歐洲看起來像是“壞人”,事實上截至目前歐洲出口的新冠疫苗比美國多得多。美國力推的B3W計劃未來將如何實施、資金如何分配等關鍵細節也尚不明確,未來恐怕在盟友中也會引發推諉。

  綜合來看,此次G7峰會雖然“雷聲大”,但實際行動和成效仍存疑。G7可溯源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七個發達經濟體(美、加、英、法、德、意、日)為應對石油危機和貨幣市場動蕩,開始召開峰會進行政策協調,短期希望採取一致行動以緩解危機,長期則致力於共同監督與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發展。但發展至今,七國雖仍是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但其GDP總和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已從70年代的80%下降到當前的約40%,經濟影響力遠不如前。

  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無力無能,使得G7的鋒芒逐漸被G20取代,近些年來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不斷下滑。日益走入死胡同的G7,也只能通過極力渲染西方價值觀和中國威脅,才能顯示其存在感,英國《金融時報》也稱G7峰會是西方展示領導力的最後機會。可見,無論G7如何折騰,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那個幾個西方大國說了算的世界。

  韓一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