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交通運輸:書寫邁向交通強國的壯麗史詩
http://www.CRNTT.com   2021-06-15 09:32:38


兩列“復興號”高鐵在北京動車段整裝待發(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為國家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如今,從空中俯瞰祖國大地,公路、鐵路、水路……縱橫交錯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國家的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

  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民航航線只有12條……我國的道路運輸極為落後,人背畜馱是主要運輸方式,交通供給能力嚴重不足。在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發展嚴重滯後的條件下,道路運輸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受到重視,得到優先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運輸服務能力連上台階,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先行官”作用。

  為了讓公路通向祖國各地,1950年起,11萬築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險,攀橫斷山脈,渡通天激流,越巍峨昆侖,五易寒暑,修築了青藏、川藏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運營等各種運輸方式都實現了快速發展,機場數量、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速度更加日新月異。”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曉東表示,如今,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多種運輸方式與1949年相比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其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已成為我們閃耀世界的亮麗名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