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靈魂一問:海外華人家長“雞娃”嗎?
http://www.CRNTT.com   2021-06-14 11:09:18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據中國僑網報道,六月,中國孩子又迎來了中、高考等人生的重要時刻。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中國家長們最近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要不要“雞娃”?

  “雞娃”,意思就是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出人頭地、成為精英,而不斷給孩子安排課程和課外班,不停讓孩子去拼搏奮鬥。人生規劃從懷胎十月就開始,每日安排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鐘。

  海外華僑華人家長“雞娃”嗎?他們是怎麼養娃的?

  也要上興趣班

  相較於文化課程的培訓,海外華僑華人更喜歡給孩子報名文體興趣班。

  瑞典華僑禾兜表示,“瑞典的課外班以培養文體興趣為主,文化課程類較少,很多華人小孩都會參加各種課外班。”

  禾兜的大兒子今年7歲,在瑞典長大。她分享道:“大兒子參加過花滑班、游泳班、中文班、鋼琴班、網球班和繪畫班,占用了很多課外時間。最貴的是鋼琴班,平均每小時花費200元人民幣。”

  法國華僑吳雪婷育有一兒一女,她表示,當地華人少兒參加課外班的現象很普遍。她的女兒從4歲起陸續上了舞蹈課、攀岩課、中文課和繪畫課。平均每門課的年費用在350至400歐元之間,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北美的家長十分注重特長、才藝和領導力優勢的培養,這與當地精英大學的錄取標準有關——要想獲得名校的青睞,優異的學習成績只是基本條件,學術、才藝競賽中獲獎以及強大的領導力才是制勝的核武器。

  有專家指出,相較於熱愛運動的北美小孩,華人孩子最大的優勢是鋼琴、小提琴、學術競賽、奧數、辯論比賽等項目。華人家長也會傾向於給孩子報名這類興趣班。

  伴讀不易 苦樂自知

  為了讓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少家長選擇出國陪讀,其中苦樂,唯有自知。

  旅居英國20多年Moon便是其中之一。留學後,Moon留在英國,隨後,她把兒子接到身邊,在她租的房子旁的一所普通公立學校上了小學。

  當時她整天忙於工作,對英國的教育體系完全不懂,Moon享受著團聚後的親子時光,她每天六點下班回來,一邊做晚飯,一邊用中西結合的教學方式,給兒子進行啟蒙教育。

  英國小學階段基本上沒有課本,也基本沒有作業。為了給兒子補習,Moon一口氣買了很多教材,不管學校教什麼內容,“我教我的”。

  為了讓兒子有資格參加英國頂尖文法學校——雷丁中學(Reading School)的入學考試,Moon經歷了“孟母三遷”。

  搬家之後Moon半夜起來,發現兒子偷偷躲在客廳戴著耳機打遊戲。“我當時都要崩潰了,但是強忍住沒有高聲喊他,更沒有罵他,只是默默地把遊戲機收起來,讓貝貝回屋睡覺。”Moon說。

  一直堅持到貝貝考取了所有報考的英國頂尖文法學校的11+考試,並獲得著名的哈羅公學11+Peter Beckwith獎學金,Moon才稍微喘了口氣。

  因為哈羅公學的學習氣氛完全和他所去的幾個公立小學不一樣,同學們也都很優秀。自從兒子進入哈羅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學習基本不怎麼用Moon再操心。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著優異的成績和表現,貝貝分別被哈佛大學數學與經濟學系和劍橋大學彭布羅科學院經濟系錄取,最終貝貝選擇到哈佛大學深造。

  Moon說,為了孩子的教育她“付出了很多,失去了很多,當然也得到了很多”。

  中國網課出海受歡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的網絡課程發展迅速。一部分網課打破地域界限,成為華僑華人為孩子選擇的校外學習內容。

  澳大利亞的華人家長Sophie為提升孩子的中文和數學水平選擇中國網課,她表示,“澳大利亞的數學教學水平,跟我想象的不一樣。我覺得國內網課是學習數學和思維能力更有效的方法。我們小時候就是這麼教出來的。”

  此外,Sophie所選擇的網課班,小朋友大多來自海外,老師們也會照顧到孩子們的感受,放慢語速,中文的教學也幫助孩子們提升中文水平。

  為了滿足海外家長們的需求,許多中國網絡教育機構也推出面向海外生源的教育產品。

  出海的中國網課的價格並不便宜。Sophie表示,網課的原價和在悉尼上補習班差不多,有時會搶到一些公司的優惠,讓價格下來點。

  事實上,世界各國的年輕人都面臨這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想變成更優秀的人。

  但不管怎麼說,快樂與學習從來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小僑希望家長們在望子成龍的同時,也給孩子留下快樂成長的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