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懲防並舉,讓醫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http://www.CRNTT.com   2021-06-10 00:34:04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網評:懲防並舉,讓醫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來源:中國網 作者:秦川(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報道,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期將向全國醫保系統通報安徽省查處阜陽市太和縣欺詐騙保案情況,要求各級醫保部門對醫保欺詐騙保行為“零容忍”,堅決查處醫療機構內外勾結行為。

  阜陽市政府、太和縣委、縣政府等7個黨組織(單位)和19名責任人被追責問責,其中5人因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被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如此處理,不可謂不嚴厲,既彰顯了有關部門對欺詐騙保行為的零容忍,也有以儆效尤之效。

  眾所周知,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其使用安全直接關涉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地騙保行為是對國家資源的巧取豪奪,導致寶貴的醫保資金沒能用到該用的地方,讓人深惡痛絕。從這個角度看,守好“看病錢”“救命錢”,就是守衛公平正義,也呼應了民聲民意。

  嚴懲騙保行為、追責問責的同時,也要整飭涉事機構。據了解,針對太和騙保案,有關部門已經解除4家涉事醫院醫保服務協議、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消14名醫保醫師資格,追回違規使用基金。這一系列操作果斷有力,大快人心!

  看好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除了事後懲處不法行為,還需強化事中監管,特別是傾力做好事前防範,實現源頭治理。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醫療保障、衛生健康、中醫藥、市場監督管理、財政、審計、公安等部門應當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建立溝通協調、案件移送等機制,共同做好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工作。這說明防範騙保,需要多部門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不能出現漏洞,還需要各部門加強協作,實現無縫銜接,讓企圖騙保的人或機構無空子可鑽。

  《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還專門提及創新監管,要求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加強與有關部門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創新監督管理方式,推廣使用信息技術。此外,要求定點醫藥機構向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所需信息,向社會公開醫藥費用、費用結構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對於公眾來說,醫保基金關乎自身利益,有動力行使監督權,關鍵在於定點醫藥機構會不會配合,有沒有主動接受監督的意願。

  打蛇打七寸,只要盯住定點醫藥機構,不讓其亂來,騙保行為就會大為減少。按規定,定點醫藥機構要建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內部管理制度,要保管好財務賬目、會計憑證、處方、病歷、治療檢查記錄、費用明細、藥品和醫用耗材出入庫記錄等資料,要通過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傳送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有關數據,要向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所需信息,以及向社會公開醫藥費用、費用結構等信息等。只要將監管措施落實到位,騙保亂象就會大為改觀。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堅決查處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行為,建立和強化長效監管機制。健全嚴密有力的醫保基金監管機制,管好群眾“保命錢”,絕不讓醫保基金成為新的“唐僧肉”,這是全社會的呼聲。以問題為導向,加強醫保基金監管能力建設,這是重中之重。故此,對騙保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還要舉一反三,並進行制度性反思,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找到了症結,填補了漏洞,醫保基金才能用到刀刃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