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徐穎:國家將持續推進北斗應用與產業化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6-04 00:25:45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穎博士(圖片來自直播截圖)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記者 張心怡)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於去年7月開始提供全球服務,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改變未來智能產業發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穎博士應團結香港基金邀請,以“北斗指引 創新未來”為題發表主題演講,為香港市民闡述北斗系統的優質性能與發展前景。
  
  徐穎表示,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經過幾代北斗人30多年的實踐探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歷程。第一步是1994年開始發展的北斗一號系統,實現衛星導航從無到有;第二步是2004年開始發展北斗二號系統,從有源定位到無源定位;第三步是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向全球各國提供服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7月31日向世界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斗進入到全球服務新時代。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亦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氣象測報、救災減災等領域,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並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徐穎稱,與其他導航系統相比,北斗系統在定位精度、星座構型等方面表現更為出色。其中,北斗系統最大特色是獨創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她舉例闡述北斗系統的優越性:一個人漂流到荒島,如果他使用GPS,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無法尋求救援;如果他使用北斗系統,不但知道自己在哪裡,還可透過“短報文通信”功能向千里之外的人求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