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百年征程大智慧|向“覺悟”道上走
http://www.CRNTT.com   2021-06-01 08:26:54


 
  他們是剛剛獲釋的第二次赴京請願代表。當談到今後天津的愛國鬥爭發展方向時,有人提議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應更加緊密地合作,也有人說乾脆合併起來吧。“這個想法好”,這時,一位男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語氣中透著堅定。他主張應該學習北京的經驗,從兩個團體中選出一些骨幹分子,組成一個比學聯更嚴密的團體,從事科學和新思潮的研究,並出版一種刊物,成為“引導社會的先鋒”。這一建議得到大家一致贊成。這個更嚴密的團體就是“覺悟社”,這個將要出版的刊物就是《覺悟》,這個男生就是周恩來。

  回津後的周恩來,積極奔走於兩個團體間,交換意見,求同存異,統一思想。他要讓人們明白,在嚴酷的現實鬥爭中,要革命、要改造社會,必須廣泛團結群眾,而這一切都需要建立一個革命團體作為領導核心。

  14天後的9月16日,天津草廠庵胡同41號,天津學生聯合會辦公室。

  “今天到會的,都是受了二十世紀新思潮的啟發,覺悟到對中國社會要從根本上解放……我們要組成團體,出版刊物,以改造學生的思想,進而喚起勞動民眾的覺悟,來共求社會的改造。”周恩來第一個登上講台,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這天,在新文化運動、新的“覺悟”浪潮中,覺悟社成立了。此後一年多,它不僅成為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的核心,也成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之一。

  “世界潮流,汹湧澎湃,來到中華地。社會革命,階級鬥爭,大家齊努力。二十幾個同志,大家攜手作先驅,奮鬥、犧牲是精神,推翻惡勢力!”正如覺悟社社歌所唱的,覺悟社領導愛國學生向中外反動派進行了堅決的、不妥協的鬥爭。

  為了鬥爭需要,覺悟社成員姓名不對外公開,而用抓鬮的辦法,以號取名,用以作為通信的代號或發表文章的筆名。20個成員在50個號碼中抽取,比如,鄧穎超抽到1,以諧音“逸豪”為化名;周恩來抽到5,化名“伍豪”。在周恩來的革命生涯中,“伍豪”成為他的主要化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