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河南紀檢幹部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21-06-01 08:27:17


河南省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幹部走進紅旗渠紀念館,感受共產黨領導下的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奇跡。(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5月20日晚,河南省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里歌聲嘹亮。當電影《紅旗渠》的主題歌響起,有力的旋律把現場觀眾帶回到上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今林州)人民在懸崖峭壁上建成舉世聞名“人工天河”的場景仿佛再現。

  歷史上長期困擾林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鍵問題就是缺水,可謂“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1959年,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境內的4條河流都斷流幹涸了。為了徹底解決林縣人民祖祖輩輩乾旱缺水的現狀,林縣縣委把尋水的目光移向了林縣境外,想到了水源豐富的濁漳河。當年10月10日,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決定把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並發出“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

  1960年2月,在全縣只有150畝耕地、300萬元儲備金、28名水利技術人員的艱難條件下,縣委“一班人”帶領人民以“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歷時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引漳入林,建成了總幹渠全長70.6公里的紅旗渠,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歌曲《定叫山河換新裝》中的“劈”“穿”二字背後,是黨員幹部帶領勤勞勇敢的30萬當地人民,苦戰10個春秋,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寫就的世界奇跡。

  “據計算,如把挖砌的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5月18日,在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紅旗渠精神研究會副秘書長、林州市副市長李蕾,為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及其鄉鎮四級紀檢監察幹部講授《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時說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