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紅色足跡:讓年輕人了解真實的抗戰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21-05-31 10:03:37


 

  日軍嚴刑 村民寧死不從

  “烏蛟騰及周圍村莊遭受過日軍大大小小十餘次的掃蕩。”林珍訴說,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的清晨,大批日軍包圍烏蛟騰,村中各出入口都被封鎖,日軍帶著軍犬,將所有村民無論男女老少,押往村前的曬穀場,強迫村民交出自衛武器、供出游擊隊員。日軍頭目在曬穀場審問村長李世藩,先以甜言蜜語利誘,其後又以嚴刑拷打。李世藩不懼灌水、火燒,在酷刑下守口如瓶,最終壯烈犧牲。日軍又將另一位村長李源培押往溪澗,對其灌水拷打,燒煙灼背,馬蹄踏腹。李源培在殘酷折磨之下,依舊毫不鬆口。包括李世藩在內,該村先後至少有九位烈士為抗日獻出寶貴生命。

  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嚇不倒烏蛟騰的村民,反而激起他們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決心。據了解,有四十多名村內青年先後加入港九大隊,英勇抗日。現年九十五歲的李漢憶述,土生土長的他加入游擊隊時僅十五歲,“我當時係呢個村嘅兒童團團長,負責帶領兒童團宣傳抗日資訊、為部隊送情報,一直到抗戰勝利。我哋仲會一齊唱歌畀啲戰士聽,鼓舞士氣好重要㗎!”他還告訴記者,當時不懼強敵、堅守家園的村民,他們都積極支援部隊、維持治安,為抗日做了大量工作。

  港英刻意淡化東縱貢獻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了,烏蛟騰的村民提議樹立紀念碑緬懷先烈。“我哋當時籌備緊,但港英政府有意淡化,甚至抹殺共產黨在香港的抗日功績……人人自危,就連當時起紀念碑,都無人敢承擔。”李漢說,“但我哋烏蛟騰人就唔怕,人哋唔敢做,我哋自己做!”一九五一年十月,村民們合力在村西頭一處山坡下修成“烏蛟騰烈士紀念碑”,紀念九位烈士。一九八四年九月,東江縱隊司令曾生重訪烏蛟騰,建議將紀念碑改名為“抗日英烈紀念碑”。一九八五年八月,紀念碑重修。2009年十二月,紀念碑遷於新娘潭道與烏蛟騰交匯處重建。林珍補充說,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特區政府舉行儀式,紀念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烈士。在這次儀式上,一支在港英時期被刻意“遺忘”的隊伍,被鄭重地介紹給香港市民。一百五十五位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烈士名册,被安放在中環大會堂紀念龕內,與其他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人士同受港人永遠悼念。

  “我們立志要守好這個根據地。”幾十年來,李漢、林珍等老戰士們一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每年向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敬獻花圈,以默哀緬懷英烈,並向群眾宣講抗戰的歷史,傳承東江縱隊的紅色精神。此外,烏蛟騰村民計劃興建“烏蛟騰抗戰紀念博物館”,村長李冠運介紹,博物館將建在村中學校舊址,“將啲打日本仔嘅‘紀念品’全部擺曬出嚟,畀下一代了解真實嘅抗戰歷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