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規範零工市場發展 積極擴大就業容量
http://www.CRNTT.com   2021-05-26 08:48:08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定之基。一直以來,就業人口總量大、就業人口基數大以及新增就業人數多等問題造成中國就業壓力大;而且,在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環境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和就業發展迎來了新挑戰。李克強總理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擴大就業容量”“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門路,為有意願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零工市場”作為擴大就業容量的重要選項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零工市場:應時而生

  南方日報發表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明忠、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碩士研究生陳偉漫文章介紹,零工,顧名思義,就是打短工,是雇傭雙方“短期或臨時”的一種勞動契約安排。零工市場則是由零工從業者、中介服務機構與雇工方進行前期就業供求信息溝通對接的線下實體或線上虛擬場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零工市場經歷了從零工馬路市場到線下零工市場與線上就業平台雙結合的過程。最早的零工從業者或雇工方(尤其是從業者),主要採取兩種形式進行就業信息或雇工信息獲取,達成雙方的短期勞動(務)雇傭契約,一是零工從業者或雇工方走街串巷,以大聲宣傳自身、拍打特定工具來引起雇工方或從業者注意;二是零工從業者或雇工方自制就業需求或雇工需求紙板等,在就業市場或人群集中場所,沿集市、沿街道攬活,進行自我推薦或招聘。

  伴隨互聯網科技的發展與就業政策的利好,網絡靈活就業服務平台的推出,零工從業者開始轉向線上線下雙結合就業,如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藝術設計與製作、咨詢服務等。通過在網絡平台上綁定個人信息與發布就業需求,平台將雇工方訂單發送至零工從業者客戶端,再進行勞務關係,全過程有零工從業者、平台、雇工方參與其中,挖掘了就業需求,激發了市場活力,擴大了就業容量。

  零工市場:存有隱憂

  文章指出,“零工經濟”打破了傳統勞動雇傭關係,助推了就業模式創新,在為市場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提高從業勞動者收入水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零工逐漸成為就業選擇的新模式、新潮流、新態勢。但是,零工市場因為其勞動契約安排的“臨時性”,以及長期以來勞動關係的“模糊性”等主客觀原因,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規範的難題。

  一是雇工雙方間權責利模糊。零工市場的最大特點之一是高度的“臨時性”,而且多數採取口頭協議或簡單書面協議的形式,並無規範性的文本和格式,對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等約定較為模糊,包括勞動報酬、勞動時間、勞動地點和勞動安全衛生等都是雙方口頭約定,因而發生糾紛時難以得到及時有效處理。

  二是勞動安全衛生缺乏保障。零工從業者流動性極大,一般採取彈性工作制,工資按單、按時結算或一日一結,因此多數雇工方並未幫助零工從業者購買工傷保險,而且按照既往法律規定,也無法為零工從業者購買工傷保險,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將增添處理難度。另外,不少零工的勞動場所是沒有經過相關部門驗收合格的正規場所,因此勞動安全衛生缺乏保障,甚至條件極差,給零工從業者的身心健康留有隱患。

  三是工作時間和人員不固定。零工市場的重要特點之一是“自由度高”,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工作人員的“三不固定”,必然增添零工從業者和雇工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更不可能有長遠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勞動者只能跟風“學藝”,雇工方則只是隨行就市,增加勞動力市場的“錯配”。若任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去調節零工市場的資源配置,可能引起零工市場的波動,情況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社會和諧與穩定。同時,在零工市場發達區域,零工從業者聚集區產生了對社區服務與管理的新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