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搜題軟件”不能成為“問題軟件”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00:30:26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網評:“搜題軟件”不能成為“問題軟件”

  來源:東方網 作者:郭元鵬

  湖南省常德市讀者侯女士來信反映,自家孩子正在讀初三,最近使用手機頻率有所升高,還總有理由——“數學題不會,用搜題軟件拍照能夠解題,跟老師講得一模一樣。”“我一般要求孩子寫作業時不能用手機,除非查學習資料。”侯女士在來信中說,“但孩子一說要搜題目,又不能不給。我很擔心他會依賴搜題軟件,影響學習的主動性”。(5月24日《人民日報》電子版)

   “搜題軟件”是如今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類學習軟件。“搜題軟件”幾乎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有啥問題,用“搜題軟件”搜一搜,遇到困難,用“搜題軟件”查一查,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搜題軟件”能夠起到輔導學習,輔助學習的作用。

  但是,自從有了“搜題軟件”之後,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

  一個情況是,“搜題軟件”成為了“懶惰學生”的依靠。不想學習的孩子,不想思考的孩子,動不動就使用“搜題軟件”來解決“不會做”的問題,將答案直接使用上,放棄了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丟失了“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利於學習。有家長反映,用軟件一搜,答案和過程就擺在面前,學生只要照抄照搬,失去了檢測學生掌握內容的意義,會讓孩子的學習漏洞越來越大,最終導致成績下降。不僅不能“幫助學習”反而“害了學習”。

  一個情況是,一些“搜題軟件”設計的不科學,甚至成為“偽劣的教師”,其傳播的一些知識點是錯誤的,還有一些“搜題軟件”提供的題目,提供的答案本身也存在問題,會誤導了孩子。用“毀人不倦”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儼然是“害人不淺”。比如,一款英語類的“搜題軟件”,提供的英語發音和解釋竟然是錯誤的。

  “搜題軟件”作為一種學習的輔助工具,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的,其理應成為“虛擬的教師”,其理應成為“學習的先導”。由於“搜題軟件”的特殊性質,就注定需要對“搜題軟件”進行嚴格管理,要像管理出版物一樣,去管理好“搜題軟件”。“搜題軟件”不能誰想推出就推出,必須實現資格管理,不能像遊戲軟件一樣,是純粹的商業行為。“搜題軟件”所有的功能都必須做到“教育為先”,要如同教科書一樣的嚴謹。

  在設計“搜題軟件”程序的時候,應該更多重視啟發引導的作用,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否則就讓“搜題軟件”的存在意義打了折扣,成為了“懶惰學生”偷懶的工具了。而知識點都錯了的軟件則“毀人不倦”了。

  “搜題軟件”暴露的問題,終究需要有關部門去破題,而不能成為“無人解決的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