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虛擬貨幣強監管信號不容忽視
http://www.CRNTT.com   2021-05-21 13:27:18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三家協會集體發聲抵制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再次釋放出監管重拳整治虛擬貨幣炒作的決心,同時也告誡虛擬貨幣投資者應更加理性,摒棄一夜暴富的想法。

  幣圈充斥著急功近利式的投機氛圍。從近期比特幣和新近“出圈”的狗狗幣來看,其價格頻繁出現暴漲暴跌,投資者爆倉消息屢見不鮮,表現出極高的波動性。一些自媒體和互聯網輿論的過度宣傳和渲染,無形中提高了公眾對虛擬貨幣行情的關注度,誘導普通投資者特別是缺少經驗的投資者加入虛擬貨幣炒作大軍,甚至通過借貸加杠杆炒幣,對金融和社會穩定造成的潛在危害可想而知。此次行業協會聯合發布聲明,既是對不法者的嚴厲警告,也是對投資者的苦心勸告。

  站在投資者角度來看,炒作虛擬貨幣至少存在三大風險。一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未來走勢並不具有確定性,它們和金融產品有本質區別,沒有實際價值支撐,同時也沒有主權信用和商業信用,價格很容易被操縱,出現暴漲暴跌;二是就比特幣而言,境內當前已沒有比特幣交易場所,“翻墻”在境外購買比特幣沒有消費者保護措施,投資者受到損失只能自負;三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容易受到“馬斯克式”的炒作,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被“割韭菜”,從而蒙受巨大經濟和財產損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或企業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並不受我國法律保護。從近年的司法實踐上看,對於涉及虛擬貨幣交易的案件,各地法院依據公告規定,紛紛判處有關交易合同無效,交易造成的後果和引發的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對於受損投資者的起訴不予支持。

  此前我國監管部門多次強調,任何為中國居民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的個人或交易所均涉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從近段時間看,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愈發嚴格。在去年《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出台後,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的一些行為還可能涉嫌違法。因此,投資者應重視此次監管部門釋放的監管信號,摒棄僥幸心理,保持頭腦清醒,正確看待虛擬貨幣,維護好自身財產安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