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能汽車數據安全要聽你的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21-05-21 09:54:25


 
  目前,智能汽車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汽車將具有智能化、網絡化、平台化特征,依靠大量車載傳感器和交互應用,能獲取並處理大量的個人身份數據、地理環境數據、道路交通實時數據以及個人生活、娛樂、商務交互數據。智能汽車和平台已不僅僅是用來代步的交通工具,將可能成為類似於手機的移動智能交互終端、智能生活平台。

  而在之前智能通訊終端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法律法規、制度標準制定和落實的相對滯後,帶來了一些諸如侵犯個人隱私、網絡欺詐等問題。同時,移動互聯網平台收集並匯聚龐大用戶基本信息和行為信息,帶來了數據濫用和產業壟斷問題。

  據統計,特斯拉可以采集覆蓋車主個人信息、車輛環境信息、車輛行駛信息、車主手機信息等200多項信息,國內同類廠商也采集有170多項。對此,眾多專家表示,智能汽車尤其是高等級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強大的數據采集能力。針對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現況和趨勢,要吸取過往教訓,不能走“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亟須加快落實相關數據采集、存儲、處理、應用法律法規和標準。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談劍鋒表示,要加強數據采集類型和範圍約束,尤其是針對採用單車智能技術,采集大量個人和環境信息的智能汽車,應要求其遵守國家法律、標準,采集的車主數據、環境數據和路網數據遵循合規和最小可用原則,不可過度采集。同時,鼓勵區塊鏈、可信多方計算等數據保護共享創新技術的應用,加強監督檢查,防止車聯網數據在開發和商業化應用中被過度濫用,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

  對於正在徵求意見的《規定》,業內專家認為其前瞻性和針對性是比較強的。在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初期就對相關的數據問題進行理清,讓行業的利益相關者有指引,對消費者權益也是很好的保護,將促進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明確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智能汽車行業才能健康發展。在《規定》中,個人權益保護和數據安全保障是給運營者劃定紅線的依據,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給予行業發展空間,在大的框架下允許企業有更大的創新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