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http://www.CRNTT.com   2021-05-19 13:59:05


 
  以氣象災害風險普查為例。中國氣象局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說:“在未來,我們不僅可以告訴大家明天的天氣怎麼樣,還可以告訴大家這樣的天氣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哪些地方致災的風險大,推動災害性天氣預報向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轉變。”

  王志華還表示,另一方面,通過普查形成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可以指導全社會科學設定各個區域基礎設施的氣象災害防禦標準,更有利於推進韌性城市、韌性鄉村的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抵禦各類氣象災害的能力。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於海峰說,與以往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相比,本次地質災害風險普查進一步突出“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的工作理念,重在關注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風險調查和評估。

  如何普查: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

  鄭國光介紹,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分為普查前期準備、試點“大會戰”、全國試點、全面展開等階段。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普查的全國試點主體工作已經完成,普查工作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

  鄭國光說,今年年底要完成全國範圍內的調查任務和122個試點縣的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明年上半年,地方的普查任務要基本完成。明年下半年,在國家層面開展分區域、分類型綜合性的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形成全國尺度和跨省尺度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形成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形成一整套成果,使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區劃等各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做到及時動態更新,持續發揮普查成果的應用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