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設計師揭秘天問一號 
http://www.CRNTT.com   2021-05-16 16:02:35


 
  難中之難是降落傘。“超音速降落傘是減速技術中難度最大的環節,天問一號在使用降落傘時要保證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動壓下打開,而這個過程存在開傘困難、開傘不穩定等問題。”王闖說,由於火星大氣稀薄,研製人員設計了具備高效減速性能的探測器氣動外形和防熱結構,同時採用了更輕量化的防熱材料。

  雖然此前我國已有月面著陸經驗,但這次天問一號火星軟著陸任務更艱難。“地面站與探測器間通信是通過無線電波實現的,傳播速度每秒約30萬千米。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萬千米,所以月球探測器與地球通信時幾乎感覺不到延時,但地球到火星之間的距離是變化的,最近時約5500萬千米,最遠時可達到4億千米。”鄭永春告訴記者,由於距離遠,地面與火星探測器的通信面臨最長接近20分鐘的延時,科研人員無法隨時控制探測器,考驗前所未有。

  “我國首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沒有火星環境特別是大氣等參數的一手數據,相當於在一個完全未知的環境步步摸索,難度可想而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火星巡視器總體主任設計師陳百超說。

  在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落火前一天,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評論文章,稱“祝融號”火星車著陸是對中國深空探測能力的最大考驗。報道還援引意大利博洛尼亞射電天文研究所行星科學家羅伯特•奧羅塞的話:“這項任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為他們一次就完成了美國宇航局花了數十年才完成的任務。”

  落火後做什麼?

  將依次開展對著陸點全局成像、自檢、駛離著陸平台並進行巡視探測

  到達火星不是目的,盡可能獲得有效科學探測數據才是目標。接下來,火星車將依次開展對著陸點全局成像、自檢、駛離著陸平台並進行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總共攜帶了13種科學儀器,能照相,會測物質、測環境、測地質、看氣象,坐擁“百般武藝”。火星車和環繞器共同肩負科學探測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間環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層結構等研究,將為中國帶來火星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火星車高1.85米,重量達240公斤左右,裝有4個“蝴蝶翅膀”——太陽能電池板,6個輪子均是獨立驅動,是輛不折不扣的“火星六驅越野車”。車上載有6種科學儀器,包括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儀、火星氣象測量儀、導航地形相機等,此外還有避障相機、監視相機等諸多工程儀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