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前4個月中國外貿繼續保持“量增質升”良好勢頭
http://www.CRNTT.com   2021-05-16 08:50:49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1.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5%,比2019年同期增長21.8%。其中,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33.8%,比2019年同期增長24.8%;進口5.3萬億元,同比增長22.7%,比2019年同期增長18.4%。

  中國網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分析,外貿進出口增長趨勢明顯。疫情對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的衝擊猶在,但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進出口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4月份,進出口總值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4.2%,比2019年同期增長25.2%。出口規模的擴大,充分表明了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於全球抗擊疫情、推動世界經濟走向復甦的重要意義;進口規模的擴大,則有力佐證了經濟持續處於穩定恢復狀態,對外部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外貿持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有望對二季度經濟運行形成重要支撐,加快經濟恢復向好。

  貿易對象更加多元。前4個月,東盟繼續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值為1.72萬億元,增長27.6%,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8%;歐盟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總值1.63萬億元,增長32.1%,占14%;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44萬億元,增長50.3%,占12.4%;日本為我第四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總值為7706.4億元,增長16.2%,占6.6%。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3.43萬億元,增長24.8%。中國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國外市場,擴大外貿發展空間。

  民營企業的外貿主力軍作用更加突顯。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5.48億元,增長40.8%,占外貿總值的47.2%,比去年同期提升4.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53萬億元,增長45%,占出口總值的55.9%,穩居外貿出口第一主體地位。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在貿易主體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民營企業活力不斷增強,是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下具有強大韌性的重要有生力量。

  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接近6成。前4個月,中國出口機電產品3.79萬億元,增長36.3%,占出口總值的59.9%。其中,汽車同比增長91.3%,手機增長35.6%,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增長32.2%。在外貿結構中,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占較大比重,有助於推動外貿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

  外貿發展趨向平衡。4月份,中國進口1.44萬億元,同比增長32.2%,環比雖下降2.2%,但比2019年同期增長18.4%。其中,鐵礦砂、大豆和銅進口量價齊升,原油、天然氣等商品進口量增價跌,機電產品進口繼續呈現較快增長態勢。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內需市場不斷壯大,帶動了進口持續快速增長,有利於外貿進出口平衡發展。

  上述數據表明,中國外貿進出口延續了一季度快速增長態勢,已連續11個月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增速雙雙保持在高位並優於市場預期。外貿數據的亮眼表現,除去年疫情導致基數低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一系列穩外貿的政策舉措成效顯著。

  文章認為,今年前4個月中國外貿運行體現量增質升的良好勢頭,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外貿在貿易主體、國際市場布局、貿易方式、產品結構等方面在持續優化,外貿發展質量在穩步提升;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隨著“六穩”“六保”扎實推進,外貿發展的穩定向好態勢和外需市場的持續成長,提升了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並同內需一道,推動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繼續恢復,為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增長區間提供助力,從而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向好注入更多動力和活力。

  當然,疫情的影響依然存在,但中國外貿發展仍然存在諸多有利條件,積極因素在增多。下一階段,還需要繼續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發展環境,積極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促進國外市場更加多元化,提升外貿發展質量,以此更好應對可能的各種風險挑戰,服務於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大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