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加劇
http://www.CRNTT.com   2021-05-11 12:25:10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公募基金總數達7846只,資產淨值規模超過21.96萬億元。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馬太效應”也進一步加劇。機構研究顯示,申購資金向頭部產品集中,頭部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在管規模持續提升,正在成為當前公募市場的突出特點。

  權益基金“千億俱樂部”進一步擴容。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基金公司非貨幣型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已經達到37家,創歷史紀錄。易方達基金以9548.68億元的非貨幣型資產管理規模居於第一;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位列其後,非貨幣型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5940.14億元、5808.71億元。但同時,還有40家基金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不足百億元,11家甚至不足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公司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今年以來實現較大提升。與年初數據相比,易方達基金非貨幣型資產淨值大增近1500億元,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華夏基金非貨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不過,並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在增長,華潤元大基金、中海基金、中航基金、國金基金、九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以來非貨幣型資產淨值跌至百億以下,與頭部基金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業內人士表示,與頭部公司相比,小型基金公司面臨著包括銷售渠道、投研能力在內的一系列發展困局,彎道超車的難度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明星基金經理在管規模也進一步擴大。日前披露完畢的基金一季報顯示,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在任基金總規模達到1015.80億元,成為繼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之後,第二位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管規模排名前20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其合計管理規模已經突破萬億。與此同時,808位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卻不足10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同樣顯示,頭部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主動在管規模和占比正在持續提升:去年四季度,主動權益類資產排名前20%的基金經理的資產管理規模占整體的比重已經達到78.5%,較上一季度提高了0.4個百分點;前30大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達到1.44萬億元人民幣,環比上一季度提高了4.5%,占整體的比例也從去年四季度的29.6%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30.4%。今年一季度,主動權益類資產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占整體的比例已經達到81.2%,較上一季度提高了0.2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