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經常賬戶平衡基礎有望進一步穩固
http://www.CRNTT.com   2021-05-11 07:52:13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5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經常賬戶仍延續順差,規模比去年四季度高點有所回落,繼續處於均衡合理區間。從全年來看,預計還將保持合理規模的順差。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姚進評論文章表示,經常賬戶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組成部分,有著較高關注度。去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經常賬戶出現了337億美元的小幅逆差。數據出爐後,有人擔心中國經常賬戶會持續維持逆差。但到了去年二季度,中國經常賬戶已“由逆轉順”。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中國經常賬戶保持了765億美元順差,占GDP比重為1.2%;去年全年,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小幅升至1.9%,但均保持在合理的均衡區間。

  文章介紹,近年來中國經常賬戶處於合理均衡區間,即便疫情出現,也沒有改變這一格局。經常賬戶順差取決於國家的經濟結構,判斷經常賬戶的差額是否在均衡區間,要看經常賬戶差額與GDP的比值。去年,儘管經常賬戶順差額絕對值有較大增加,但其與GDP之比仍低於德國(7.0%)、韓國(4.6%)、意大利(3.6%)、日本(3.3%)、俄羅斯(2.2%)等主要順差國,說明中國經濟保持內外部均衡基礎仍然十分穩固。

  歷史上,中國經常賬戶順差曾經處於高位,與GDP的比值在2007年達到峰值,隨後總體回落到2011年以後的2%左右。近年來,中國經常賬戶持續運行在基本平衡的水平之上,受一些短期或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小幅逆差或小幅順差,但都沒有改變經常賬戶基本平衡的格局。

  文章分析,中國經常賬戶基本平衡的格局已經形成。

  首先,相對較高的儲蓄率和逐步趨穩的投資率,是中國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的結構性支撐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9年中國儲蓄率達到44%,在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居首位。隨著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投資更加注重效率,投資率更趨平穩。

  其次,製造業轉型升級有助於貨物貿易發展提質增效。近年來,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有效推進,中國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高技術產品出口達1.4萬億美元,占總出口比重為56%,占比較2000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再次,中國具有較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總體穩固。中國製造業產業門類齊全,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更是明顯提升,不僅是全球商品和服務的重要供給者,也是外圍國家主要進口來源地。中國中東西部區域經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有大量技術嫻熟的工人,留住國內產業並繼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仍有相對優勢。

  總的來看,中國經常賬戶基本平衡是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的結果,這一格局不會輕易發生改變。2020年疫情在全球蔓延,發達國家製造業活動受阻,而中國產能率先修復,經常賬戶順差逆勢增加,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體現了貿易結構優化和出口市場多元化的效果。未來,隨著全球經濟貿易活動逐步恢復,國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中國經常賬戶保持平衡的基礎將進一步鞏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