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治理“社會性群毆”切忌高舉輕落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16:34:34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網評:治理“社會性群毆”切忌高舉輕落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姊

  線上辱罵、線下人肉、住址被曝光、手機被打爆……近年來,當人們在信息真假難辨的網絡空間自由“衝浪”、發言、討論時,發生在網絡空間的“社會性群毆”事件也越來越多。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很多遭受“社會性群毆”的當事人著實無辜。問題出在哪裡?

  一是部分營銷號為攫取流量,對一些尚未證實的消息添油加醋。網絡空間信息龐雜,難辨真偽,一些網絡賬號主體為博取點擊量,進而從中攫取利益,不惜炮製未經證實的聳動信息。二是部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躲在屏幕後面“扔石頭”,對當事人進行“網絡升堂”。在社交平台的匿名性外衣下,部分網民或出於獵奇心理,或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隨意轉發、惡意評論,成為“社會性群毆”事件的幫凶。三是囿於溯源難、求證難、手續麻煩、效果不佳等,受害者在被網暴後會選擇息事寧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一些人在社交網絡上肆意妄為。

  互聯網絕非法外之地,治理“社會性群毆”切忌高舉輕落。目前,多個社交平台對於惡意造謠的賬號主體已有禁言、公示等明確的處罰措施。但從十幾天到幾十天不等的封禁,對於違規主體的震懾力度仍然有待商榷。屢教不改、“換個馬甲重新出發”等現象並不鮮見。

  治理“社會性群毆”,要做的還有很多。相關部門要推出更多較強操作性和震懾力的處置方式;社交平台應承擔起自身責任,對於在禁言期結束後仍屢教不改的賬號直接進行封號懲罰,堅決遏制營銷號無底線擾亂網絡空間秩序;每位網民都應提升獨立判斷能力,對未知信源的信息保持理性和清醒,做到“未知真相,不予置評”;受害者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引導更多人提高法治自覺。

  只有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和威懾,從源頭規避網民被惡意引導,才能徹底根治“社會性群毆”,構建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讓所有人遠離網暴噩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