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抓住“窗口期” 調結構促改革信號密集釋放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10:31:40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日前公布的各項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指標總體向好,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礎。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推動經濟穩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堵點,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從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各部委釋放出的政策信號來看,解決結構性問題、推進結構性改革將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總體基調不變,同時將更強調“固本培元”、優化經濟結構,與此同時,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部門也在持續推進促進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擴大消費、促居民增收等激活內需潛力的舉措。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增長18.3%。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同期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接近常年增長水平。

  4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指出,要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數據,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這主要是指與工業生產、投資、出口相比,當前國內消費修復仍然相對較緩;與大中型企業相比,當前小微企業經營景氣度偏低,就業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改善。這意味著在總量高增的經濟數據下,這些結構性問題還需要重點解決。”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政治局會議為下一階段經濟工作提供了指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撰文指出,面對經濟恢復過程中的現實情況、新老問題,要搶抓經濟穩中向好的寶貴時間窗口,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努力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