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零售業競爭 比拼服務與科技
http://www.CRNTT.com   2021-05-06 13:49:34


統計顯示,美國消費者去年網購額逾八千億美元,較2019年大升四成四。(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大公報報道,近年網上購物日益興盛,似有逐漸取代傳統實體店舖之勢,這個趨勢在新冠疫情後尤其旺盛,尤其是美國。因一般人希望盡量減少出門而轉到網上訂購貨物。不過,隨著疫情在美國逐漸改善,消費者被長時期限制在室內活動後,已十分渴望重回商店消費,同時,由於疫情期間習慣了網購的生活,疫後也不會放棄這種方式,故今後兩年的消費模式,相信是實體與網上購物並行,而不會由一方獨佔。

  疫情期間,美國人居家抗疫,各州份為了限制疫症散播,下令對多個商業購物區進行封鎖,多數商戶被迫關門大吉。為了解決生活所需,美國人唯有湧到網上購物,一項統計顯示,消費者在去年共花費了8611.2億美元在網購上,較2019年同期的5980.2億美元大升了四成四。整體購物金額方面,去年網售佔總額的21.3%,明顯高於對上一年的15.8%。

  隨著美國疫情不斷減退,最近數周美國的確診人數大跌,由年初每天最多的逾20萬宗,減少至最近的逾6萬宗,反映疫苗接種已日見成果。在這種環境下,美國人對出門購物的信心大增,尤其是經過長時期的封鎖後,大家極希望重新走進大商場,親自選購貨品。

  然而,由於疫情爆發後,人們發現原來足不出戶亦可購買心水貨品,況且網上購物亦為他們帶來新的體驗,故相信在疫後,這種趨勢將仍會持續下去。德勤會計師行早前一份名為“商場的未來”的報告中指出,日後零售商在促銷貨品時,將不單止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更注重研究如何令客戶結合實體和網上購物的方式,體驗一種全新的購物旅程。只有依靠實體店和網上購物的無縫銜接,才可令消費者享受到個人、合適、高科技、服務為先的購物經驗。

  事實上,經過去年新冠肺炎疫症大流行後,消費者未來將會更珍惜和善用購物的方式,在選擇購物途徑時,將不會單獨偏向於某一方面,而會綜合考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