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強化法治保障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
http://www.CRNTT.com   2021-05-05 16:44:08


 
  立足解決社會主要矛盾,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發展不平衡,在城鄉表現得最為明顯;發展不充分,在鄉村表現得最為突出。如何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進我國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任大鵬介紹,當前,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制度性約束,例如鄉村產業發展同農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發展迫切需要的建設用地問題,產業之間、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問題,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人才短缺問題,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衝突問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等,“鄉村振興促進法對這些問題都有非常明確的原則規定和制度安排,從長遠看,它對於解決上述矛盾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鄉村振興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對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將會產生重要的、穩定的、持續的保障作用。”任大鵬說。

  搞好頂層配套政策設計,提升法律實施效果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如何宣傳貫徹落實好鄉村振興促進法?對此,李雲才建議:一是要加強宣傳引導,把法律的效力轉變為行動的動力;二是搞好頂層配套政策設計,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提升實施效果;三是調動農民積極性,依法拓寬發展領域,增加就業機會,建立農民持續增收保障機制;四是分類結合、點面結合、東西部結合,創造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方法;五是以補短板、強弱項、鍛長板為切入點,創造創新具體發展舉措,充分調動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六是注重各項措施的協同性有效性,使不同區域發揮各自在鄉村振興中的自身特色和獨特優勢,不搞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