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技術為多米尼克農業現代化發揮關鍵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1-05-02 14:49:05


 
  “我們在多米尼克一方面選育適合當地生長的品種,一方面推廣設施農業。”從2005年起全程參與援助工作的中國農業專家組組長孫浩傑,談及未來發展方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們設立‘重點示範農戶’,就是想讓一部分農戶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先富起來,再帶動周邊更多農戶,把我們的有益經驗真正推廣開。”

  今年設立的首批“重點示範農戶”共有4家。羅斯瑪麗家從事露天栽培,其餘3家都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建起大棚,種上了西紅柿、彩椒、生菜、哈密瓜、長豇豆等作物。農戶麥金太爾以前主要種植芋頭,生長周期要7至9個月,現在利用設施技術種植蔬菜,3個月就可以收獲。“以前因為雨水多、病蟲害嚴重,不敢種蔬菜。有了大棚就不怕了,我已經考慮增加大棚數量。相信我們能種出更多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果蔬。”

  提升栽培技術  支持抗擊疫情

  中國專家推廣的果蔬種苗,是在多米尼克北部樸茨茅斯的中多現代農業示範中心培育的。中方建設的這座園區洋溢著勃勃生機:13座實驗和育苗大棚內,哈密瓜、彩椒、櫻桃西紅柿等作物採取立體栽培方式,攀著繩子向上生長;露天試驗田裡,木瓜、葡萄、火龍果模樣喜人;花卉蔭棚中,變葉木、棕櫚樹和觀賞鳳梨鮮艶多姿;500多平方米的智能溫室裡,噴霧、溫控、排風等功能俱全,在此養護的組培苗綠意盎然……

  平日裡,來示範中心參觀學習的團體很多。大棚裡架起投影設備,擺上桌椅,即是報告廳;理論講解結束,轉身就可以實踐體驗。

  “原來哈密瓜能長在空中,還能長得這麼密。”“原來我們也可以種火龍果!還是紅色的果肉……”多米尼克不少學校把農業實踐課的課堂搬到這裡,培養年輕人對農業的感性認識,激發他們投身現代農業的志趣。一個學期下來,學生不僅能全程參與見證作物的生長,還有機會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

  身處花園式的示範中心,很難想象這裡曾是一片廢墟。2017年9月,超強飓風“瑪麗亞”摧毀了多米尼克幾乎全部房屋,示範中心也不能幸免。在當地政府的迫切盼望中,中國專家整房舍、清道路,重建農業設施,重組農業機械,重修排水灌溉系統,僅3個月,就讓園區恢復運轉,再次開放。“我們在多米尼克的10多年間,3次遭遇嚴重自然災害,3次重建被毀園區。”孫浩傑感嘆道:“每一次重建我們都積累了更多經驗,修建的園區更能適應當地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