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信部:加大違法違規處罰力度
http://www.CRNTT.com   2021-04-22 13:50:18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日,《經濟參考報》刊發的“三問信息洩露”系列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就報道中涉及的App過度索權導致信息洩露等相關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回應稱,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在有關部門建立的統籌協調機制下,正加快制定出台《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加快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建設,今年力爭具備全年檢測180萬款App的覆蓋能力。

  當前,用戶主要反映App存在違規、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或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據工信部介紹,已經在強化App個人信息保護,從制度體系建設、標準制定完善、技術手段支撐和企業自律示範等四個方面推出了系列舉措,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其中,在制度體系方面,工信部出台《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規章文件,規範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等行為。特別是針對當前行業熱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擬於近期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為深入開展整治行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和依據。

  在標準制定方面,工信部針對App侵害用戶權益展開專項整治技術檢測工作,制定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範》《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範》等27項標準,涉及人臉、通訊錄、位置、圖片、錄像信息等多方面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規範要求,目前均已向社會公開發布。

  此外,在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方面,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大幅提升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自動化檢測覆蓋範圍和檢測深度。在企業自律方面,工信部已組織蘇寧、愛奇藝、360、小米等11家互聯網企業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線下60多家互聯網企業自發跟進,將樹立個人信息保護的高壓紅線意識,履行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責任和義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