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軍人將被逼打AZ疫苗?吳斯懷氣炸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4-21 12:42:59


吳斯懷擔憂,“國軍”屢為錯誤政策承擔,救災與吃鳳梨之外,又恐要挨針。(“立法委員”吳斯懷臉書)
  中評社台北4月21日電/AZ疫苗的安全性屢傳爭議,造成施打率低迷,5至6月面臨28萬劑逾期報廢疑慮。蔡政府為搶救施打率,已將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開放到排序第四:“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擔憂,隨著接下來的1000萬劑AZ疫苗陸續到貨,如果施打意願無法提高,勢必輪到排序第五:“維持秩安等社會機能”的警察和憲兵及排序第七:“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的軍人。他痛批,“國軍”屢為錯誤政策承擔,救災與鳳梨之外又恐要挨針,他呼籲“國防部”要硬起來,切勿讓官兵淪為犧牲品。

  吳斯懷臉書全文如下:

  錯誤的政策不可以由“國軍”承擔!

  鳳梨還沒吃完,馬上接著挨針?

  AZ疫苗因為施打率不佳,28萬餘劑的疫苗恐面臨報廢的結果,為此疫情中心加速開放公費疫苗的施打順序,並開放有“出國”需求的民眾自費接種,目的就是要趕快將這批疫苗消耗完,以免遭到在野黨及民眾的質疑。

  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現在已經開放到排序第四:“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接下來就是輪到排序第五:“維持秩安等社會機能”的警察及憲兵。然而,當“滯銷”的AZ疫苗“開放”到軍警單位中,原先的美意恐怕將淪為強迫施打的藉口。

  AZ疫苗開放醫護人員施打後,就有醫院因為舉辦接種比賽,要求各單位進行督導,甚至祭出獎金等行為,而遭到工會投訴是變相的強制施打。軍中特殊的階級服從、同儕連坐等高壓文化傳統,遠勝過一般的民間單位,民間團體都如此了,試想如果軍中單位舉辦接種比賽並進行督導時,哪個單位敢落人後?基層士官兵最終將成為長官爭取單位績效的犧牲品!

  隨著接下來的1000萬劑AZ疫苗陸續到貨,如果施打意願無法提高,勢必會輪到排序第七:“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的軍人,而軍人承接“滯銷”產品的狀況早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二月份“國防部”才“鼓勵”“國軍”所屬伙食團購買鳳梨,難道連人命關天的疫苗也要“鼓勵 (強迫)”施打嗎?

  再看看“國軍”參與救災的角色、定位。

  “國家”每逢重大災害時,“國軍”總是承擔幾乎所有的救災任務,舉凡地震、水災、搶救生命、疏運災民、送便當、清死豬、死雞、清運垃圾、消毒防疫等,“國軍”救災理所當然。

  但災防法第四條規定:“災害防救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我們來看看災害發生時,相關部會依據業務職掌他們都做了什麼?“內政部”管救災、“經濟部”管水利、“交通部”管氣象、“農委會”管豬雞魚、“環保署”管垃圾、“衛福部”管防疫,“國防部”管建軍備戰,地方政府各有職掌,多年來幾乎都是“國軍”包山包海。

  依據災防法,“國軍”救災只是協助備援角色,但運作下來卻變成了主要救災部會,且依據災防法,“國軍”如果協助地方政府投入救災,“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事後仍應負擔相關預算及軍方所花費的救災成本。

  據統計從2009年莫拉克風災迄今,各級政府已經積欠“國軍”20億以上,這些預算都要“國軍”自行吸收,合理嗎?政府運作的這些惡質現象再不導正,只會讓“國軍”無法專注於戰訓本務,淪為虛耗“國防”預算的無償勞工。

  斯懷認為:開放公費接種疫苗本應是政府照顧“國人”生命健康的美意,政府在“開放”軍警施打疫苗時,應考慮到各類團體間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制定各類配套措施,以避免出現為迎合上級,而犧牲下級感受的“逼打”情況發生。

  呼籲“國防部”要硬起來,切勿讓官兵淪為錯誤政策的犧牲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