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世界缺集裝箱,該怪中國嗎?
http://www.CRNTT.com   2021-04-21 09:46:30


資料圖:美國加州長灘的主要港口碼頭可以看到來自亞洲的卸貨集裝箱。(法新社)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集裝箱短缺打亂了世界貿易的節奏。在新冠危機中,這成為一個問題。

  德國《經濟周刊》4月19日載文《中國的“集裝箱壟斷”加劇了集裝箱短缺》,文章說,中國中集集團(CIMC)工廠的員工最近休息了幾天。整個春節期間,因為需求激增,工人們不能與家人團聚,而是加班加點生產。他們已經連續超負荷工作了幾個月,每周工作6天,每天11個小時。但一家運輸公司表示,即使這樣也不足以填補集裝箱的缺口。

  航運業的挫敗感尤其強烈。過去幾個月,該行業一直在努力尋找可用的集裝箱。不論是汽車輪胎、運動鞋還是牙膏,世界貿易的很大一部分都依賴這種鋼鐵盒子完成。由於沒有足够的集裝箱,貨物無法按計劃運輸。幾乎沒有貨船能准時到達,一些港口也“船滿為患”。全球供應鏈步履蹣跚。

  只有少數制造商掌握集裝箱的供應,幾乎全都位於中國。其中僅中集集團就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一些采購者表示,集裝箱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

  30年前,中集集團所需的零部件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現在其供應鏈100%是“中國制造”。

  從物流的角度來看,中國作為全球集裝箱生產大國是合理的。因為中國仍然是“世界的工作台”,沒有哪個國家的貨物出口需求比中國更大。疫情期間,許多運抵歐洲和美國的集裝箱返回亞洲時都是空的。沒人知道供應瓶頸會持續多久。一旦貨物運輸需求下滑,對集裝箱的需求也可能會“大跳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