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專家多維度研判中國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4-20 16:40:10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

  當天,中國新聞社在京舉辦“國是論壇——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多位專家從宏觀經濟、財稅政策、外貿、消費、房地產等維度,共同探討中國經濟運行情況。

  與會專家指出,基於統計上的低基數原因以及國內疫苗接種的逐步推廣等多因素叠加,一季度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恢復性增長,復甦力度較強、韌性十足。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當前的經濟復甦呈現非均衡態勢,多個經濟指標呈明顯分化走勢。一是生產與需求分化,二是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分化,三是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分化,四是投資內部結構分化,五是房地產與消費復甦分化,六是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分化,最後是價格的上游與下游分化。

  王軍認為,鑒於當前經濟復甦的不同步、不均衡,結構分化、冷暖不均的格局仍將延續,未來持續穩定健康增長還面臨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因此,尚需對下半年的經濟運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注重解決經濟復甦的分化和結構失衡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說,隨著我國疫情形勢明顯好轉,中國經濟加速回暖,國內外權威經濟機構、專家對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測都是普遍較高的。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利好因素的增多,中國經濟復甦勢頭有望實現前高後穩的態勢。

  她分析稱,一季度中國經濟已為今年後期經濟增長奠定基礎,預計中國經濟將呈現前高後穩的態勢,實現6%的增長目標是大概率事件。後期中國經濟還仍需從消費、投資、出口這“三駕馬車”繼續發力。

  一季度,中國外貿和吸收外資均取得強勁增長,遠超市場預期。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預計,今年外貿外資規模都將創歷史新高,吸收外資額料將超過1500億美元。

  梁明認為,一季度中國外貿除規模擴大外,結構也在優化,如手機、電腦等“宅經濟”產品出口仍保持高位運行,沒有因疫情得到控制而明顯下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也在快速增長,表明中國出口競爭力在繼續增強。此外,中美貿易增速也明顯回升。這表明,中國在全球市場當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也是更加強烈。

  數據顯示,3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是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一季度信貸增速超出預期。央行最新的銀行家調查結果表明,2021年第一季度的貸款需求指數同比出現明顯的上升。企業中長期貸款的上升,顯示企業對於未來經濟形勢樂觀,擴大資本開支的意願強。

  謝亞軒認為, 2021年社融增速向正常水平回歸,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保持景氣前景的大趨勢。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情況,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表示,一季度樓市復甦強勁,市場分化顯著。對於核心城市的短期房價走勢,鄒琳華認為,當前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與全球貨幣寬鬆的影響有關係。

  鄒琳華表示,在當前環境下,全球經濟並沒有從疫情中走出,房價從結構性上漲演變成全面上漲的可能性很小。他認為,住房需求的韌性較大,單純通過抑制需求來控制房價上漲也很難有作為。鄒琳華表示,抑制房價的重點,還是在提高供給率和交易效率。

  面對新的經濟形勢,中國在接下來一段時期應該採取怎樣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下一步採取政策需要關注搭配,讓經濟財政政策有空間繼續發揮作用。

  他認為,需要關注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的問題。今年我國財政空間可能縮小,相應的貨幣政策將會放大。還要考慮財政因素變化給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今年我國將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比去年力度有所減小,這會使貨幣政策支持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