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市民藝術夜校開學 九成學員是80後90後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11:23:41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解放日報報道,“巴揚琴是什麼琴?”看到今年市民藝術夜校新開出的課表,很多人都忍不住打電話來問。其實,它的學名是鍵鈕式手風琴,一種便攜式的手風琴。市民藝術夜校總校昨日開學,首日開設課程中,新增添的課程就有光影美術課、口琴課和巴揚琴課,“我們發現,市民對陌生的藝術門類反而有好奇心。”市群藝館館長吳鵬宏介紹,市民藝術夜校定位18歲到55歲中青年人群,通過公益性普及藝術教育的模式,化隱性需求為顯性需求。從今年的學員報名情況來看,80後占比70%,90後占比20%,這也正是市民藝術夜校想要填補的中青年藝術教育市場。

  今年市民藝術夜校46門課共1200個名額,5分鐘內就報滿。市民蔣小姐在七寶上班,下班後乘坐地鐵來上課。去年,她參加了水彩畫基礎班,今年她報名了街舞課。“在辦公室一直坐著,想要來點動態的調節一下。”報名難不難?“其實不難”,她回憶,重點是提前做好功課,課程早就發布在網上,選好了自己想要的課程,定好鬧鐘,時間一到就下手。

  實用、上手快、能迅速看到成果,都是中青年在藝術教育中喜歡的元素。與巴塞當代美術館合作的光影美術課是今年新開的課程,內容包含藝術史鑒賞和繪畫創作,比重各占一半。負責授課的巴塞當代美術館館長徐洋揚介紹,相比美術館公教課,這裡的課程會更加簡單細致和通俗易懂。“第一節課中,我會向學員講述現代藝術的時間軸、梵高的生平,再以他的畫作為例,教大家如何調色。”兩節課後,學員就可以完成一幅自己的《向日葵》。

  兩節課能出一幅作品,讓市民能有更多獲得感,也是在課程開發時群藝館明確和老師提出的要求。市民藝術夜校項目負責人楊玲芝介紹,首次和專業美術館合作開設光影美術課,是希望用更加時尚、新穎的課程形式吸引年輕人。

  今年,市民藝術夜校還開設了漢服舞體驗和網紅抖音爵士舞、相聲表演入門等新課程。“疫情期間,我們經常在抖音上看到年輕人的舞蹈短視頻,儘管不太專業,但可見很多人都有這個興趣。漢服舞課則是因為經常在地鐵站看到有年輕姑娘穿著漢服,我們就和舞蹈機構合作研發了課程,把漢服和舞蹈相結合。”和專業機構合作開設課程,也有互相擴群的目的。徐洋揚帶了館藏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來展示,把美術館展覽搬到了教室裡。課程結束後,優秀學員的作品也會進入美術館展出。“我們也希望借此給美術館引入更多觀眾。”她認為,這種合作方式也是夜間美術館的新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