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與構建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06:11:56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有效路徑

  文章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應著力加強產業戰略布局、暢通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新基建”投資、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探索有效路徑。

  加強產業戰略布局。目前,中國很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依賴國外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供應。有關部門應從戰略角度進行產業戰略布局,對一些戰略性、先導性產業聯合攻關,將一些影響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因此,應全面梳理中國各個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存在哪些“卡脖子”環節,以及如何通過加大基礎投資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凝聚國內外優勢資源實現這些產業的突破發展。

  暢通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是實現經濟循環的必要前提,但目前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制約了循環體系的高效率運行,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一是要優化市場環境。完善保護公平競爭的相關法律,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整治壟斷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措施。二是要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土地、人才、資本、數據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三是要加強市場平台建設。加強信息平台、交易平台、金融平台等的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中的作用。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對外開放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立足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可在以下方面發力。一是推動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繼續在“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積累經驗、大膽創新,建立與國際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相接軌的制度框架。二是對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各類企業平等對待、一視同仁。按照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企業投資活動進行管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三是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的行業領域。按照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要求,擴大交通運輸、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四是更加注重開放質量。提高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改善企業經營效益。

  加大“新基建”投資。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載體。目前,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5G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融合發展,數字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生產要素。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據先機,就要加大“新基建”投資,為“雙循環”提供持久支撐。一是適當合理地超前投資。要有前瞻性,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二是推進區域統籌建設。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對“新基建”進行統籌規劃,注重差異化推進,避免重複建設和同質化。三是注重市場化運作。有效吸引社會投資,提高投資效率,使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

  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必須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在關鍵領域取得原創性和基礎性的重大突破,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占據制高點、掌握主動權。一是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瞄准前沿方向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二是組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構建多方位的研發體系,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三是堅持開放式創新,最大程度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凝聚優秀科研力量,提高研發效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