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據天津日報報道,英雄不問出處,誰是“英雄”,“戰場”上見分曉。同樣道理,創新不問“出身”,誰有創新的能力和本領,就要給誰支持,就要為誰提供大展拳腳的機會和舞台。
當前,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顯著。在發展的範疇裡,“創新”意味著活力、動力,它沒有一成不變的路徑。敢於打破常規、敢為人先,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創新是開放的,無論處於哪個領域、哪個行業,無論是權威人士,還是初出茅廬者,只要秉持一股踏踏實實的鑽研勁兒,都有可能實現自我突破,都能夠成為創新賽道上的勝利者。
創新不問“出身”,“不問”表面看是態度,深層次指向的是環境。正所謂“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栖,林茂則赴”,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讓每個有創新能力的人都找到舞台,創新活力必將競相迸發。我市探索科研項目“揭榜制”,誰有本事誰揭榜,誰能幹誰就上,讓“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讓能者脫穎而出。實踐證明,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藩籬和體制機制障礙,全力為創新實踐搭橋鋪路,方能呈現“各路好漢”同台競技、各顯神通的生動局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創新不問“出身”,除了“破”,更要“立”。既為專家學者的“大創新”而“立”,也要為企業或個人探索中的“小創新”而“立”。從支持“大院大所”人員心無旁騖對接市場搞科研,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再到鼓勵扎根基層者勇於出新突破,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做到不同層面共同發力,並通過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激勵機制等,在全社會培厚創新土壤,如此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競相湧流,就能收獲更多創新創造之果。
讓創新不問“出身”扎實落地,做到誰有能力誰“揭榜”,把“擔子”交到真正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手中,最大限度激發創造力、創新力,勢必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