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據跨境互聯 促進灣區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1-04-09 08:40:08


圖: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儀式。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協會)成立儀式昨日舉行,協會理事會下設專家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將設九個科技領域專家小組,其中,“大數據”和“金融科技”專家小組率先成立,就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數據及數字人民幣的政策、研發應用、國際合作等展開探討。全國政協副主席、協會董事局主席梁振英在儀式上致辭時指出,粵港澳跨境數據的互聯互通,決定大灣區內各城市的融合發展,希望通過三地“官產學研”(政府、業界、學術界、研發機構)的討論和合作,做好相關促進工作。\大公報記者 周宇(文) 馬丁(圖)

  梁振英表示,要釋放潛力做到融合發展,促進灣區城市群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順利流通,亦要重視資訊流的關鍵作用。他說,去年10月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指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平台,可見做好跨境數據應用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工作。無論是經濟產業運作,還是民生需求,如兩地居民異地就醫時碰到的電子病歷資料過關等現實問題,都與跨境數據互聯互通有關聯。“粵港澳跨境數據的互聯互通,將決定著大灣區內各城市的融合發展,我們希望通過三地‘官產學研’的討論和合作,做好促進工作”。

  梁振英指出,協會理事會下設專家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將設九個科技領域專家小組,分別涉及大數據、金融科技、雲計算、智慧城市、物聯網與國際供應鏈、區塊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工業互聯網、空天地技術與衛星運用等。其中,首先成立的是“大數據”和“金融科技”兩個專家小組,前者致力於推動大灣區跨境數據先行先試,建設大灣區跨境數據流動機制、大灣區數據平台等,打造完善的數據要素市場,後者則注重探討推動人民幣數字貨幣在大灣區的流通及相關應用。

  推動產業發展和應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