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上民調:八成人指殯葬城阻礙灣區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1-04-08 10:22:38


 
  學者:做開發測試有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隨著國家公布“十四五”規劃,明顯看出國家對香港的科創領域有期望,要求香港有所貢獻,“香港有多些創科基地肯定有好處,例如可以安排各中心專責不同領域的科研發展”,例如香港一直強調專注於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發展,若未來有更多資源,或可進一步涉獵晶片設計範疇。

  黃錦輝特別強調,沙嶺鄰近深圳這項優勢,“當大學做好基礎研究,轉化上往往需要製作原型系統,並進行開發測試。而測試、開發人員跟研究人員是兩回事,若(中心)靠近深圳,可方便當地人員到來進行有關工作,加快中游科研轉移效率。”尤其科學園及數碼港近年已逐漸飽和,若能夠為本港科研界開闢更多空間,肯定有助進一步發展。

  科教盟:河套輻射河南岸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副主席周文港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表示,隨著大灣區規劃發展,深圳河一帶將是重點合作區域,理應更新思維進一步釋出原來的邊境土地,以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園作為基礎,然後沿深圳河南岸分階段發展成為香港科創園區和相關人才配套設施,這才能有利香港融入灣區並有較大幅度推進和提速。

  周文港認為,因應兩地協同發展的大方向,過去深圳同意將河套區交予香港規劃管理,香港卻於河邊興建大型殯儀設施作“回應”,這樣既不恰當,也不符合兩地市民生活和發展利益。因此他建議,特區政府應盡快另行規劃土地,將沙嶺原有殯葬功能轉移到其他地區近海區域,全速回應香港市民尤其長者的擔憂。

  特區政府食衞局昨晚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指出,隨著香港人口增長和老化,市民對殯葬設施的需求殷切,政府有必要物色合適地點設置該等設施。沙嶺墳場早於1950年設立,一直提供殯葬設施,上址並無配合其他發展用途的設施,即使不用作殯葬設施,亦難以作其他發展。政府就推展沙嶺殯葬設施已進行多輪地區諮詢,區議會未有反對。如未能按計劃推展,將嚴重影響香港中長期殯葬服務供應,墳場內已平整的土地及相關基礎設施亦將長期閒置。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