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韓試圖打造“開放式國防研發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1:44:12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近期,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發布《2021年至2035年核心技術計劃》,致力於開發軍事領域關鍵技術,為韓國“未來高科技”軍事裝備和系統提供指導。該計劃由韓國防衛事業廳牽頭制訂,內容與韓國軍事戰略和防務政策相一致。

  有分析認為,該計劃與4月1日起執行的《國防科技創新促進法》內容高度一致,目的是著眼韓國未來15年國防需要,為研發高新武器裝備系統提供重點研究方向和可行性方案。韓國2021年至2025年中期國防預算約27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其中34%將用於現代化武器裝備採購和研發。如今,高超音速、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顛覆性技術已由技術研究走向實戰化應用,韓國將上述技術納入其核心技術領域,試圖加快本土顛覆性技術成果的落地。

  《2021年至2035年核心技術計劃》沿襲了《2020年至2034年核心技術計劃》的主要特征,內容涵蓋8個關鍵技術領域的140項核心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新計劃強調以“共有知識產權”促進獨立研究機構、中小型民營企業和政府機構在國防技術領域展開密切合作,形成“開放式國防研發體系”。關鍵技術領域包括:基於人工智能的監視與偵察系統;高度互聯的情報、指揮和控制系統;高超音速高能精確打擊;面向未來的推進系統和隱身技術;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系統;基於尖端技術的單兵作戰系統;網絡主動響應和未來型防護系統;未來尖端技術。此外,每一項核心技術均包含若干項子技術,如基於人工智能的監視與偵察系統涵蓋了信號處理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又包含算法、場景建模、檢測和數字陣列系統等。

  從關鍵技術領域看,一是韓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根據韓國“國防改革2.0”計劃,韓武裝部隊規模將從61.8萬人縮減至50萬人,未來韓軍或將通過無人作戰平台保持並提升現有作戰能力。二是為下一步美韓作戰指揮權移交奠定基礎。文在寅承諾在任期內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其有意發展偵察監視、指揮控制系統,目的或是補強韓軍遂行戰時作戰指揮權時欠缺的能力。三是解決關鍵武器平台本土研發能力。新計劃指出在KF-X戰鬥機和K2主戰坦克項目上優先支持本土產品,凸顯韓國對於軍事技術自主化的緊迫感。雖然韓國具備武器設計與生產能力,但是發動機、坦克火炮等關鍵技術仍然高度依賴進口。韓國支持本土研發生產的系統部件替代進口產品,就是想擺脫關鍵武器裝備平台“受制於人”的現狀,同時擴大對外軍售份額。

  總的來看,韓國近年來相繼頒布《2021年至2035年核心技術計劃》《2019年至2033年國防科學技術振興政策書》《科學驅動型未來國防發展戰略》等一系列戰略文件,試圖發展國防自主技術,但囿於韓國工業基礎薄弱、關鍵性技術門檻較高等實際困難,其願望短期內難以實現。

  來源:中國國防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