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埃及法老的三次“搬家”:從古墓到遊行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11:13:23


“法老王的黃金遊行”現場(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埃及時間4月3日晚六點半(北京時間4月4日午夜),載有22位古埃及國王和王後木乃伊的車輛從解放廣場的老開羅博物館出發,沿尼羅河一路南行,前往7公里外的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這座現代化的博物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埃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於2017年正式落成,隔河遙望舉世聞名的吉薩三大金字塔,目前也是埃及最大的國家博物館之一。而這場盛大的“法老王的黃金遊行”以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三種語言向全球直播,在疫情帶來的蕭條中,無疑是埃及政府為旅遊業注射的一針強心劑。遊行的設計之精美,細節之豐富,足以令所有觀看者大吃一驚。埃及人似乎正在從“2013年革命”後的動蕩中走出來,在“後疫情時代”的餘波中,平靜而驕傲地注視著喧囂的世界,恰如千年之前他們的祖先。

  這不是法老們的第一次“搬家”。早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第21王朝,沉睡於帝王穀的國王和王後們就經歷過一次集體“搬遷”。當時的埃及正值國家分裂,國力衰退,世風日下,以致盜墓猖獗。盜墓者的勢力非常龐大,有監守自盜的修墓工匠,有墮落的神職人員,有貪腐的當地官吏,也有來自不同階層、家族的盜墓團夥。他們趁夜色潛入守備鬆懈的帝王穀王陵,剝去木乃伊身上的金銀首飾,洗劫隨葬的珍寶,甚至連棺椁上的銅也不放過,法老們的陵寢幾乎無一幸免,甚至有部分陵寢中殘肢遍地,場面凄慘。但當時也存在著一股清流,他們是一小群篤誠的祭司和正直的官吏。為了保護法老的靈柩,捍衛祖先的歷史,他們採取了“以毒攻毒、以盜制盜”的策略——當盜墓賊們悄然偷運贓物的時候,他們隱秘埋伏,伺機下手,轉運木乃伊。多少個月黑風高之夜,他們跟蹤盜墓者,屏住呼吸,悄然行動,既要避免暴露自己,同時又要偷偷深入墓穴,及時轉移國王的木乃伊。為了不讓法老的遺骸落入盜賊之手,他們還要不斷地轉移墓室地點。於是,這些本應在墓穴之中長眠的古埃及國王和王後們,只好跟著四處游蕩,幾經藏匿,這一藏匿,就是三千多年。

  直到1881年。《神祇、陵墓與學者》一書中記載:時任開羅埃及博物館負責保管工作的埃密爾·布魯格施,為追查一個古墓盜賣案的線索被委派到盧克索。1881年7月5日上午,布魯格施由一位阿拉伯助手和當地的盜墓賊阿卜德艾爾拉蘇爾陪同前往案發的古墓。隨後9天所發生的一切,令他終身難忘。爬過一段陡峭的山路,阿卜德艾爾拉蘇爾停住腳步,指給他一處用石頭掩蓋得不露痕跡的洞口。洞的地點很偏僻,掩蔽得難以辨認。布魯格施沿著繩子下去約35英尺深的竪井,到達洞底,打開手電,向前走了幾步轉了一個彎,就看到面前擺著幾個巨大的石棺。

  甬道入口處旁側放著一口最大的石棺,棺上的銘文說明棺裡是塞提一世的木乃伊。接著,手電光便照見更多石棺,地上散落著無數珍貴的隨葬品。有的石棺已經撬開,有的還照舊封蓋著。每具木乃伊都被大量殉葬用品和飾物圍繞,這些遺體生前都是古埃及的一代雄主。布魯格施置身其間,感到一種震懾,一時竟喘不上氣來。他仔細地巡視,時而手腳並用地爬行,時而起身直立前進。他發現了阿赫摩斯一世(公元前1550-1525年)的木乃伊,這位法老驅除了喜克索斯人的最後一位“異族國王”因而名垂史册。接著,他找到了阿蒙霍特普一世(公元前1525-前1504年)的木乃伊,這位法老在死後成為底比斯墓區的守護神。許多石棺裡裝殮的埃及君主名氣不大,但布魯格施終於在其中發現了埃及歷史上最有威望的兩位法老,即數百年以來早已名震遐邇的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前1425年)和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79-前1213年)。接二連三的重要發現實在太突然了,布魯格施一時竟至拿著手電坐在地上才能定住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