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持續釋放三大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4-05 09:06:16


 
  二是拓展城鄉區域市場。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是制約中國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堵點之一,通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將極大釋放區域間的結構性內需潛力。首先,要進一步挖掘中西部市場潛力,在中西部地區打造新的增長極和區域消費中心,平衡好製造業產業鏈外遷和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關係,加強區域間不同級次產業鏈的融合;其次,應將新型城鎮化作為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抓手,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發揮中心城市需求集聚和需求創造的功能,拓展城鎮地區內需市場新空間。此外,還要充分挖掘縣鄉內需潛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切實規範農村消費市場,推動農村消費升級。

  三是推動收入分配調整。針對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現狀,要通過構建完善更為公平和均衡的收入分配體系,進一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升全社會的消費邊際傾向,促進全社會消費擴張。在這一過程中,要完善工資制度,保證勞動者工資收入隨經濟發展而增長、隨勞動生產率提高而提高,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同時,要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和精准性,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挖掘體制性潛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文章指出,內市場的關鍵在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釋放體制性潛力,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推進市場提質增效,有效挖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深度。

  一是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要通過全過程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強化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和司法保障制度構建;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方位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增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築牢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有效運行的治理規則基礎。

  二是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要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知識、技術和數據等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健全要素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為形成統一的國內大市場提供基礎支撐。

  三是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要提升商品和服務質量,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推動商品市場創新發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消費維權制度建設,推進消費爭議處理便利化;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智慧化水平,引導平台企業健康發展,從而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供優質保障。

  四是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要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向國內集聚,有序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重點推進金融和社會服務業市場開放,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同時,還要推動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推動消費品國內外標準接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五是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推進綜合協同監管,著力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長效機制,強化重點商品市場價格監管和要素市場交易監管,健全依法誠信的自律機制和監管機制,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加強對監管機構的監督,維護市場安全和穩定,從而為促進中國強大國內市場健康運行和持續擴展營造良好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