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學生贊成課程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1-04-03 14:05:27


 

  屈穎妍認為,通識科的設計本身是有問題的,無知識、無常識,談何批判和思考?而通識原先是大學學科,中學階段應先吸收知識,待大學時便會懂得如何批判思考。她分享個人經歷說,女兒讀中四時曾問她一條通識題目,該題要求學生為《財政預算案》評分及評價好壞,“我都唔識答,僅僅兩日我都未睇曬整份預算案,何來識得評分和評論?就算睇曬又如何評論?我都唔掌握政府嘅理財策略”。她指出,這就是通識科最大的問題,從來無教基本知識,卻要學生批判思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昨日帶著20多名校內少年警訊學生會員到《大公報》報社參觀,並參與這個分享座談會。出席的同學都贊成今次通識科改名和改革。

  八大改入學門檻 最低要求“332A”

  教育局昨日(1日)正式宣布,將高中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大學校長會隨即發表聲明稱,自2024/25學年入學起,文憑試考生四個核心科目的基本入學要求,將由“3322”改為“332A”,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級,數學達到第2級的成績,以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成績“達標”(Attained)。八間資助大學開始陸續修訂2024/25學年聯招基本入學要求。

  因應教育局的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方案,大學校長會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評級只設“達標”及“不達標”,因此決定由2024/25學年入學起,更改有關基本入學要求。早前外界擔心港大、中大、科大改變收生門檻,要求文憑試考生須修讀三個選修科。三大今日公布,最低入學要求為文憑試四核心科及兩選科成績須達到“332A33”,即除“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求為“達標”外,其餘核心科目及選修科目要求基本上維持不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